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 许敬宗的处世哲理 (第1/2页)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眼看着阳光照在这片皇城,狄仁杰坐在承天门边,闭着眼盘腿而坐。 “你在这里做什么?” 听到问话,狄仁杰稍稍睁开眼,见到的是穿着一身青袍的张柬之。 这人尖嘴猴腮的,穿着这么一件庄重的学子青衫很不搭。 见狄仁杰回话,张柬之也在一旁盘腿坐了下来。 两人沉默不言,好好的国子监学子不去读书竟然盘腿坐在承天门前,惹得在皇城中走动的臣子指指点点。 直到有人来问,“尔为何坐在这里!” 张柬之淡然道:“与你何干。” “嘿!”那文官顿时不悦了,数落道:“哪来的小子,如此张狂?” 张柬之很坦然地回道:“你若不服可以去寻张玄弼讨教。” “张玄……”听到这个名字,那文吏挠了挠头,一时间想不起来是谁,走远几步之后才回过神是传闻中那八儒分畛的张玄弼,此人主张五墨殊途,又是谏议大夫。 虞世南过世之后,张玄弼在士林中更有声望了,传言张玄弼有继虞公之风。 朝中还是需要士林中人的支持,张玄弼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也算是虞世南之后在士林中颇有名望的后辈之一。 那文吏又走回来,喝道:“就算你爹是张玄弼又如何?” 张柬之神神叨叨回道:“此地乃是承天门,是吾等承接圣恩所在,尔能体悟否?” “圣恩,好一个圣恩!”那人痛苦地拍着脑门离开,“这长安城的孩子果然成精了。” 等那文吏走远之后,狄仁杰幽幽道:“柬之,你闯祸了。” 张柬之巍然不动,言道:“何祸之有?” 狄仁杰继续道:“刚刚那人是今年进士榜首的颜显甫,此人才学渊博,是辅君之才,以后此人升迁,柬之的此生仕途多半……唉!” 张柬之一脸无所谓,低声道:“你到底坐在这里做什么?程处亮说要带我们去秋猎。” 狄仁杰终于睁开眼,无力地靠着承天门的城墙坐着,低声道:“我在想许敬宗能不能活着出来。” “嗯?”张柬之侧目看了眼承天门,此刻没有人走出来,这才又坐正,“听说中书省十数人来攻愣是被许敬宗,李义府,袁公瑜三人揍趴下了,褚遂良之流不过如此。” 狄仁杰又道:“这才是在下担忧的,不过柬之兄此番秋猎可要小心了?” “为何?” 狄仁杰小声道:“昨日夜观天象,你会有大难。” 张柬之站起身又道:“正好,某家正要会会这世间的大难。” 年轻气盛,不知所谓,狄仁杰越发担忧张柬之了,此人读书读得一塌糊涂,没有才学仗着他自家的声望在长安城横行无忌,这样的人将来的仕途也会很坎坷。 不过这些和自己都没有关系,狄仁杰问向守在承天门前的李道彦,“敢问是什么时辰了?” “快过午时了。” 狄仁杰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又觉得饿了,他又没有胆量效仿当年的骊山县侯,在承天门前烤rou。 想到这件事,他在冷风中缩了缩脖子,人头只有一颗,命只有一条。 “哎,这承天门还真干净呀。” “是的。”李道彦板着脸点头,“确实很干净,以前每三五天都会让人打扫,最近倒没有这么勤了,据说陛下还要在承天门挂一根绳子,也不知是何目的……还是风俗?” 狄仁杰躬身行礼道:“多谢这位将军允许小子在此地等候这么久。” 李道彦问道:“你现在要走了?” “小子饿了,打算去外交院用个饭食。” 李道彦沉声点头,“嗯。” 正要走,狄仁杰想了想鼓起勇气问道:“这位将军为何允许小子坐在门前半日,却不赶小子离开。” 李道彦回道:“你要想坐,可以继续坐着。” 狄仁杰尴尬一笑,“若是别人在这里想必已被赶走。” 看这个小子还算是灵醒,李道彦解释道:“你是狄知逊的儿子,许敬宗照顾你,是受里骊山县侯所托,末将承骊山县侯的请西征吐蕃,现在末将又托付骊山县侯让弟弟也出征了。” “原来是这般。” 李道彦板着脸道:“你知道就好,不用在外招摇,也不用告知张阳。” “喏。” 狄仁杰终于离开了承天门,这位骊山县侯在长安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就比如说进入了皇城之后,在这里的人分成两类,一类将张阳视作仇人,一类将张阳视作恩人。 刚刚承天门前的将领多半也欠着骊山县侯人情。 狄仁杰走到朱雀大街,从外交院要了一碗面食,端着碗从热闹的街巷穿过,又坐在了朱雀门边上,吃着汤面和饼等着许敬宗出来。 过了片刻,碗中的汤面已吃完,狄仁杰也将汤喝下,放下碗筷时就见到了一身官服破烂的许敬宗,李义府,袁公瑜三人。 这三人身上又带了一些新伤。 狄仁杰将碗筷放入一个袋子中,系在腰间跟上脚步,“许侍郎!您终于活着出来了!” 好似见到了一个奇迹,他又道:“仁杰,涕零!” 许敬宗捂着嘴角道:“今日长孙老贼的拳脚有所进步,是老夫失算了。” 李义府又道:“许侍郎那一脚实乃凌厉,长孙无忌老匹夫的拳脚确实下作,防不胜防。” …… 狄仁杰听着他们的讲述,心中又有些感慨,家父所言的朝堂是多么美好,多么的和谐,众人为了社稷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可是狄仁杰所见不是这样的,他们在朝堂上撒泼打滚,为了己方坚持甚至大打出手。 原来长辈们所言的美好……这些美好与现实是不同的。 狄仁杰一路走着正在琢磨。 “小子!你吃过了?” 听到李义府问话,狄仁杰连忙回道:“小子还可以多吃一些的。” 几人坐在了酒肆内,准备应付今天的饭食,期间有几个官兵跑过,说是有人打猎时惊动了卫府。 因为连年的打猎,导致关中牲畜越来越少,昨日许敬宗说了陛下今年要禁猎。 下朝之后旨意才传来,朝中各部经过陛下的精简之后,各部各卫办事格外有效率,都怕自己一个办事不力会被调任到一个偏远苦寒之地。 于是,在陛下的旨意下,各地县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