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送别 (第2/3页)
当年乱世岁月中一个个英雄好汉的名字。 那段岁月也是老师人生中最为风光的时候。 张阳笑道:“老师,那些人死的死,走的走,想念英雄好汉的人多了去了。” 张公瑾笑着低声道:“一直没问你,你此生的理想是什么?” “我记得我过很多次,我理想就是大唐富强。” “谈何容易。” 张阳又道:“关中的土壤日渐贫瘠,我要植树,我要在关中种很多很多树,大西北需要建设,我觉得现在还来得及,滚到关中还未到病入膏肓的状态。” “我还要改建河道,治理黄河,治理关中八水,我会不断给皇帝灌输野心,让大唐的旗帜遍布世界,老师,我其实还知道很多很多宝藏。” “这世上有很多的金山银山等着唐人去挖掘。” 张公瑾问道:“如何做到呢?” “其实我翻看隋书之时就发现有人过关中不适合作为都城,而后中原的重心慢慢朝着洛阳迁徙。” “嗯。”张公瑾点头道:“确实有这种法。” “所以我想要将财富留在关中,这样皇帝也会留下来,只要皇帝能够留在这里,建设大西北就有希望,老师啊,我会循循善诱的,这件事可能要做很多很多年,但我不会放弃的。” 张公瑾闻言笑着,“其实你心里一直有一股气,你似乎在追赶着什么。” “我是在追赶,我想在这个大唐还未破灭之前,给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它流传下去。” 张公瑾低声道:“大唐会破灭吗?” 没等张阳回答,张公瑾却道:“会的吧。” “老师话高深,弟子听不懂了。” “如此看来,你心中早有计划。”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我要抓紧时间,我一直在追赶,我觉得现在的大唐还太了。” “嗯,是太了。” 缓缓出一句话,张公瑾又闭上眼,只是一盏茶的时间,他双眼又睁开了,“什么时辰了。” 张阳道:“老师才睡了半刻。” 张公瑾摇头道:“老夫感觉已睡了许久,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此刻精神好了不少,可有酒水?” 闻言,张阳拿起酒碗,倒上一碗酒水。 听到老师的声音敞亮,屋外又传来几声哽咽。 张公瑾爽快地喝了一口酒水,笑道:“好酒!果然还是骊山酒水好。” “老师多喝点。” “老夫刚做的梦很长,梦见与他们那些人策马征战中原,数十万兵马在这秦川大地奔驰,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听着老师兴高采烈地着,了有一个时辰,终于老师的声音越来越低,直到不再话,闭上了眼。 他手中的酒碗还端着,却已没了声息。 张阳缓缓拿过他手中的酒碗,走到屋外道:“送老师走吧。” 亲眷走入屋中,张阳对屋外的李泰与李治道:“告诉全村,红缎子换成白缎子。” 李泰和李治闻言连忙跑去办。 阴沉沉的空下,葬礼开始了。 送别的队伍很长,张阳与李玥皆是穿着一身白衣,走在队伍的后头。 夫妻俩带着女儿,就连熊大身上也裹上了白布。 清清很懂事地没有讲话,也没有骑在熊背上,而是跟着爹娘的脚步一路走着。 送别的路走过了长安城,张阳远远看到城头上站着一群人,他们是程咬金,牛进达,李大亮,李世民和李承乾他们。 队伍一路走着,直到通往陇右的官道,众人这才停下脚步。 接下来的路由亲眷陪同,张阳与李玥只能目送着队伍离开。 目光看向远处,夕阳从乌云中出来,那送行的队伍也淹没在了夕阳的光芒郑 已经看不见了,夫妻俩带着女儿这才往回走着。 清清低声道:“娘,我饿了。” 李玥拿出一张饼递给她。 清清一路走着一路吃着,她对生死的感觉还很淡薄,她知道师公再也不会醒来了,也不会再给她讲课了。 走到村口的时候,李渊就站在这里,他缓缓道:“走了?” 张阳回道:“走了。” “嗯,你也节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