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五章 要见天可汗 (第1/2页)
夜笼罩着大地,雪花还在不断落下,李玥帮着拆马车,尽管还有冷风吹入,将她的双耳吹得通红,还是乐此不疲。 雪花随着风吹入库房内,库房前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杨婶走入库房内,拍去衣服上积雪,站在火盆边可以暖和。 张阳拿着一把锤子敲敲打打,发现车辕的夹层中也都是金子。 他们用两根木条夹住了金子,再用一些木屑黏在上方,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木质很差的马车,其实是将内部的金子藏了起来。 张阳缓缓放下一根金棍子,一尺有余。 李玥拆开轮毂,马车底部的轴也是用金子做的。 夜深了,风雪更大了,六架马车拆了三架,俩人已然累得不校 张阳打着哈欠道:“回去休息吧。” 罢,他拿起一个锤子正在敲着。 李玥好奇道:“夫君这是在做什么?” 张阳敲打着金块的边沿又道:“我打算敲点细碎的金豆子下来,拿来花用。” 李玥气馁地看向一旁的钱山,“家里还有这么多铜钱没有花出去呢,这些金子留着以后给孩子们建房子。” 她郑重其事道:“骊山这么大,还有好多地方需要建设。” 张阳放下了手中的锤子,看向家里的一堆钱山。 风雪更大了,冷风灌进来还有些许的雪花落在脸上,夫妻俩挽着手走出这间库房。 李玥又道:“今年还要给村子里的人分红,慧铁料又快不够用了。” “嗯,有机会找你父皇再买点。” 李玥挽着夫君的手臂,另一只手也拉着手腕,穿着布鞋的双脚落在雪地上。 她又低声道:“唉,大唐都快下无敌了,家里还这么缺钱。” 大雪下了一夜,关中的早晨来得晚。 家里的摆钟“咔哒咔哒”响着不停,张阳早起看着家里的账目,等外面的完全亮堂了,这才看向窗外。 窗台上积不少的雪,外面还在飘着雪,推开门时外面的积雪就灌了进来。 冷风一吹,张阳打了一个哆嗦,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熊大一早就睡醒了,它叼着睡眼惺忪的清清从两位婶婶的房间中出来,叼着主人走到华清池边,示意她洗漱。 只是清清还站在冷风中,她嘴里数落着熊大。 张阳拿起自己的脸盆,父女俩就坐在华清池边洗漱。 “爹爹,早上吃什么?” 看了一眼家里的厨房,两位婶婶正在忙碌,张阳又道:“两位婶婶做什么就吃什么。” 清清应了一声,又道:“爹爹这个牙刷不好用。” “太了吗?” “不顺手。” 张阳看了一眼道:“改给你重新做个牙刷。” 不多时,武和慧也起床了,李玥抱着儿子给他擦着脸。 昨晚就把账目给准备了,张阳仔细翻看着,铁料的缺口少了五百石,还有精铜。 铜的需求很大,皇帝能够给多少骊山就要多少。 张阳对慧道:“准备一些银钱,再买一些宫里的铁料和精铜。” 慧看了一眼账本就去安排。 张阳对刚吃完饭的武道:“武,你去帮忙。” “喏。” 大雪还在下就没必要在这个时候除雪,张阳在家里铲出一条勉强可以走的道,再拿着扫帚清理着山道的积雪。 清清拿着扫帚也跟着一起清扫,细雪落在她的发髻上,她也是浑然不觉。 熊大站在前头,每每下雪的时候,它都是最慵懒的,随着呼吸它的口鼻也在冒着白气。 “爹爹,什么叫束水冲沙?” 张阳一声叹息,在冷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反问道:“你又偷看书房的书卷。” 清清嬉笑道:“是武jiejie帮娘整理书房的时候,看过爹爹的书卷。” “束水冲沙是一种河道清沙的手段,通过增加河道的径流量来增加河道的过水量,从而带走河道底部的河沙淤积。” 看女儿还是一知半解的样子,张阳继续道:“这就像是冲水马桶,只不过通过在河道的道理上来,通过提高径流量,来增加冲力,带动泥沙。” 清清又问道:“让人去底下挖沙不是更好吗?” 张阳摇头解释道:“黄河贯通中原,若真要人力去挖沙,且不何年何月是个头,光是其中风险就很大。” “嗯……” 她摇头道:“女儿还是不解。” “是呀,你现在当然不明白了。” 看到爹爹忧心的神情,她又不讲话了。 束水冲沙是个很经典的治理黄河理论,这个办法还是当年明朝一个叫潘季驯的人提出来的。 永远都不要看古饶智慧,在当时明朝未能治理好的黄河,到了后世就是靠着这个束水冲沙的理论,完成了黄河的河沙治理。 张阳心中想着先从种树开始加固黄河的河道两岸,至于之后的,再慢慢做打算吧。 清清扫到一半便累得坐在半山腰,看着大雪此刻地间的一片银装。 此刻长安城内,纷飞的大雪淹没了长安城的热闹与繁华。 今年大雪来得早,南诏王到了长安城,大雪也来了。 迎接南诏王的是礼部的李义府。 这位南诏王回到长安城就像是回到了故乡,他在城门口找了一家酒肆,要了一碗羊rou汤面狼吞虎咽。 李义府看得愣在原地直眨眼,“这南诏王……” 李德武解释道:“这南诏王本就是关中人。” 李义府了然点头,“原来是这般。” 看了看四下之后,李德武又道:“下官就先去中书省述职了。” “嗯嗯嗯……”南诏王嘴里嚼着羊rou,不住地点头。 等李德武离开,李义府站在原地,目光还愣愣地瞧着南诏王。 还有随行南诏王一群南诏护卫,他们像是一辈子就吃过这么一顿早饭一般。 李义府拿出一串铜钱,心中有些纠结,本就是出身低微,他也没有多少银钱,要不是礼部包吃住,他若只靠着俸禄过活会过得更惨淡。 也不知道南诏王会不会付了这顿饭钱,要是连身上带的都不够付,该如何是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