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他已占尽先机 (第2/2页)
设骊山又步步为营,事事谨慎心,他所掌握的诸多学识比朝中领先太多了。” 听明白了房玄龄的话语,陛下沉默许久没有答话。 李君羡听得心头也是孤疑良久,张阳比寻常的商贾更厉害,如果商贾只是商贾,也就罢了 但一个通晓朝政举措,遍览群书的人去经商,那才是心头大患?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低声道:“中书省可有遏制举措?” 房玄龄低声道:“陛下,骊山已有大成之象,这就像是汪洋的大水,可治水之道历来都是堵不如疏。” “嗯。” 李世民应了一声点头,也没了心情再看这太液池。 “来人,将岑文本召来。” “喏。” …… 翌日,李泰还在为夫子的事情发愁,“姐夫,这些太忙了。” 这胖子颓废地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又气恼地将树枝丢入河郑 张阳带着斗笠,坐在树荫下,钓鱼竿就这么随意放在河岸边,他闭着眼背靠着树享受着这一刻的清凉与惬意,也不管鱼儿咬不咬钩,这都无所谓了。 一旁带着女儿的媳妇正在和魏王的妃子阎氏低声着家常。 又听着李泰的牢sao,张阳压低自己的斗笠,揣着手端坐,淡淡道:“技术院的事如何了?” 李泰动了动脚步,与姐夫靠得近一些,果然坐在树荫下舒服不少,他声道:“按照姐夫的安排,我四处要人,他们一个都不来,甚至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嗯,很好。” “为何?”李泰纠结道:“明明我们自己村子的人手足够,还白受卢照邻的气,闹得现在人尽皆知。” “我们村子里有多少人愿意去技术院的。” “人手足够,挑了几个,按照姐夫要求的分了几个专业,厨子,纺织,铸铁和农学。” 骊山本来就不缺这方面的技术人手,去外面招来的夫子还要适应骊山的技术环境,吃力不讨好,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用村子里的人。 一开始就是这么考虑,知道李泰招不到人,张阳也不气不恼,更加满意了。
“行了,现在应该有不少人都知道骊山有这么一个地方,往后就不会缺学子了,也不会缺学费了。” 李泰苦着脸道:“以后这种受委屈的事,能不能换个人去做。” “魏王殿下无理取闹,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王侯的事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侍卫匆匆而来,“县侯,魏王殿下,岑侍郎来了。” 李泰点头道:“多半是来酒场看漳,请进来。” “喏。” 近来气酷热,岑文本从长安城到骊山已是前后都被汗水打湿了一片。 李泰从一篮子的冰块中拿出一串冰镇的新鲜的葡萄。 葡萄经过冰镇,正在冒着丝丝寒气,岑文本也不客气,十分享受地吃下一颗,还感慨道:“都骊山奢靡还真是。” 李泰不乐意道:“不给你吃了,吐出来。” 岑文本笑道:“弹劾骊山奢靡的是御史台的马周,不是下官。” “哼!这姓马是何居心?吃不到葡萄的人!” 李泰用脚踩死一条蚯蚓,好像踩死的正是那人马周。 岑文本又从放满冰块的篮子中拿出一颗葡萄,享受地吃下一颗,“嗯,真乃人间一大美事。” 嘴里吃着一颗,手里还拿着一颗。 张阳拿下自己的斗笠,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文本兄慢点吃,吃快了容易闹肚子。” “吃个葡萄怎会闹肚子?” “昨日河间郡王宴请宗室众人,炎炎夏日吃了太多冰镇的葡萄,昨晚有不少人闹了肚子,现在还在孙神医那边喝着汤药。” “是吗?” “你若不信自己去看,他们都还没回去。” 罢,张阳喝下一口水,又道:“去的时候,文本兄也带一些葡萄走,骊山自己都吃不完。” “那多谢县侯了。”岑文本也没有拒绝,想到了陛下的嘱托便明了来意。 “河西走廊的货物来往账目?陛下看这个做什么?” “陛下了,河西走廊改税之后,要了解货物往来,问西域和突厥诸部所需。” 见张阳不话,岑文本又重复了一遍,“县侯?” “陛下怎么突然想起来要看这个了?” 岑文本眯眼笑着,抚着下巴的短须,“陛下觉得县侯钻了空子,又找不到责罚县侯的办法,就想着从中找到原因,以后可以防备着骊山一点。” 李泰不解道:“朝中不是一直都有赋税账目吗?” 岑文本还是一脸笑意,“县侯手中还有另外一册账目吧,那是河西走廊的货物往来与货物走向,还有各部的采买意向。” “父皇要这些做什么?”李泰挠了挠头,不解道:“姐夫,父皇要做什么?” 张阳感慨道:“陛下身边是有高人指点呀。” 李泰疑惑,“嗯?” “不对!”张阳释然一笑,“朝中如此多的能人,陛下身边应该都是高人。” 岑文本站得端正,低声道:“还请县侯交给下官,下官好交给陛下。” 罢,他又吃了一颗葡萄。 张阳站起身拍去衣服上的土,“文本兄,那是我骊山几年收集互市交易往来的成果,陛下也不能拿就拿。” 岑文本颔首道:“陛下还了,若是县侯可以献给朝堂,往后的并州一带的茶山也送给骊山。” “嗯,山西太原的茶叶也不错,我要三晋首邑的阳曲县,在那里一座山,山上长满了黄花,人称黄花山。” “嗯,下官明白了,会如实禀报陛下的。” 张阳走到他面前,又问:“是谁和陛下这件事的?” “下官起初也不清楚,后来听了修建太液池的工匠陛下与房相谈了许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