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明 (第2/2页)
府寺打算在关中推行退耕还林之策,将原本不能用于耕种的荒地栽种树木,而且今年汛期关中出现的山洪,我们太府寺觉得可以选择一些山地用于植树。” 房玄龄狐疑道:“太府寺的事与骊山相关吗?” 张阳笑道:“房相,其实骊山培育作物已经很久了,而且我觉得太府寺与骊山暂时合并在一起是最好的。” “暂时?”长孙无忌质疑道。 “没错,等时机成熟了,骊山会将太府寺职权交给朝郑”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相视一眼。 张阳继续道:“那就一下第五条,往后骊山的所有经营制造朝中不得插手,不得过问,并且骊山有自主的决定权,在经过对当下时局的判断,骊山有自主的权力决定是否生产或者中断生产。” 李世民听着这些话黑着脸,咬牙低声道:“父皇,他就差没有骊山可以公然抗旨。” 李渊笑道:“二郎,你还是看了这子。” 屋内灯火通明,李世民看着众饶神色嗓音低沉,“当初就该将他吊死在承门前。” 李渊品着茶水感慨道:“当初要是将他杀了,你就得不到火器了,张阳其实活得很明白,他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 见房玄龄的目光看来,李世民稍稍点头。 在火器面前,朝中又退让了一步。 唐善识与一众官吏已经听不下去,他起身带着一拨人气愤地离开。 上官仪神色冷静地看着众人,有这么一种不上来的沉重感,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在骊山住了这么多年,以自己的感受,骊山的一切都显得很轻便。 骊山也有上下级之分,但在个人身份上没有这么明显的高低之分。 他将目光看在正在与房相商谈的张阳,从去年到现在,骊山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往后的全力生产。 上官仪明白,骊山要加大建设,往后要用尽全力发展,发展不能被朝中掣肘。 “那么我们来谈最后一条,朝中同意太府寺植树的前提下,我们骊山可以出资来修建官道,改建道路,修建河渠,朝中可以经过朝议,在进行朝议时骊山有权进行反驳。”
张阳颔首看着众人,“也就是朝中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口否决太府寺要修凿河渠的要求。” 众饶神色很不好看,面对眼前这个县侯的叫板,众饶目光看向房相。 以及一直没有话的陛下。 房玄龄缓缓站起身,“你们都先出去。” 岑文本带着众人站起身,脚步窸窸窣窣地离开了这间屋子。 屋内就剩下了房相,郑公与赵国公,还有陛下以及骊山的众人。 此刻众人站在屋外,等着屋内的结论。 唐善识不停地怒骂着,他觉得骊山的这种咄咄逼人,十分无礼。 骊山县侯狂到没边了。 岑文本站在屋前,目光看向漫的星辰,夜色已经深了,风也冷了不少。 一个时辰后,房相,郑公与赵国公一起出来了。 随着出来的还有张阳,魏王殿下,上官仪和武士彟。 “这一次与诸位的谈话很愉快。” “张阳,你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到做到。” “嗯。” 张阳答应一声,总算是送别了朝中众人,只是陛下与太上皇还在坐在屋内,也不知道这大唐的两位皇帝在谈什么。 走在星夜下,上官仪问道:“县侯,朝堂太过陈旧了。” 张阳回道:“饶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朝堂有上升力,他们会摒弃不利于社稷的烦琐过程,骊山的经验也会他们嚼碎吸收,从而成为社稷的土壤。” “县侯是个有远虑的人。” “上官兄,这都是为了大唐的社稷,为了大唐的Gdp。” 他错愕一笑,“县侯总是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我是个有私心的人。” “嗯。” “我想要建设这片土地。” “县侯受在下一礼。”上官仪罢便是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骊山?” “等可以走入朝堂的时候。” 张阳又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的具体细节交给你与岑文本商谈了。” “在下定当尽力。” “回家休息吧。” 罢,俩人在这片夜色下各走一边,渐行渐远。 夜里,张阳走回家中,便看到了媳妇坐在炉子边,炉子上放着一个锅。 锅内传来咕噜咕噜声,她笑道:“都谈完了?” 张阳也在炉子边坐下来,点头道:“嗯,很顺利。” 慧和武也包好了饺子,她们将饺子倒入了锅中,不多时李丽质与李治带着醋和碗碟放在桌子上。 张阳坐在媳妇身边,低声道:“原来你们都没睡。” 李玥将发髻挽到耳后,双手放在腿上,“家里有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着落,也睡不好。” “女儿呢?” “早就睡下了。” 今的月光很明亮,她掀开锅盖看了看锅内正在翻滚的饺子,“婶婶有不少官吏中途离开了,还以为要谈到亮。” 张阳疲惫地长出一口气,放松着腰背道:“嗯,也快亮了。” 李治看到饺子都浮了起来,连忙道:“饺子熟了。” 话音刚落,一旁昏昏沉沉的清河,高阳,东阳也来了精神,纷纷围过来捞起饺子吃着。 李玥吃饺子喜欢蘸醋,她咬下一口笑得很满足。 一家人睡到第二的午时才醒,张阳为自己的贪睡感到一些愧疚,坐在华清池边洗漱着。 耳边是婶婶的话语声,陛下早晨才离开,在谈判过后,大唐的父子两位皇帝聊到明,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 不过从长安城采买物料的婶婶带来了消息,今早朝的朝堂上又吵了一架,好像是为了高句丽的事又发生了争吵。 已经很久没有去管礼部的事了,现在礼部的事宜都是许敬宗在看着,想来他此刻应该很头疼,这么大一摊子事交到他手中,很锻炼他的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