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七章 社稷的一部分 (第1/2页)
准备这一次谈判,就像是战前准备,直到李玥觉得人选没有问题了,这才去休息。 长安城内,依旧是一片繁华的景象,唐人身上有傲气,有狂妄,就算是自大一些,也不会有人拦着。 自今年贞观第十二个年头,大唐社稷的趋向平稳,称颂可汗之声响彻四夷。 大漠自南向北,诸国各部修建可汗大道,连通安西都护府与瀚海都护府。 有文人墨客在长安城挥洒文采,有武人壮士在酒肆内怒喝不止。 在长安城的传太多了,人们为之议论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张大安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好像这一刻所有人都觉得,大唐会更好,会更强。 走过一个街巷,他听到了几个贩子的议论,是今年送来长安城的货物更少了。 又有人起骊山的工厂停工有半年了,关中几个大作坊出产的货物越来越少了。 张大安的脚步依旧,走入一个空旷的街巷听着自己的脚步声,来到热闹的朱雀大街上,他听着街道上人们的话语声,有人起今年的粮食又便宜了。 明明洛阳发生了这等大事,黄河淹了数千亩田地,长安城的粮食还这么便宜。 张大安知道这是因为官仓及时补粮的缘故,光是骊山酿酒的消耗根本不足以让长安城的粮价上升。 继续走着他又听了长安城的各类货物都涨价。 走到礼部的官邸内,张大安又听到了几个吏议论着朝中的纸张又快用完了,可是骊山的工厂还是停工的状态。 人都忘乎所以,就好像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在醉生梦死。 中书省,郑公魏征刚从忙碌中回来,问向一旁的吏,“房相呢?” 岑文本回道:“去了骊山刚回来,也没歇脚就去了门下省。” 闻言,魏征皱眉点头。 岑文本也道:“关中各地的赋税送到骊山,至今没有回信。” 皇城内,此刻已经日近黄昏,有官吏三五成群要去饮酒,也有人急匆匆离开官邸,要去照顾家眷。 三五成群的官吏都在往朱雀门外走去,一路走向热闹的朱雀大街。 房玄龄手拿着卷宗,带着三五吏,却朝着反方向走着。 他走到秘书监,对正在翻阅卷宗的刘洎道:“整理得如何了?” 刘洎将几份卷宗挑拣了出来,“房相,都准备好了。” 此刻千头万绪,这长安城繁华下还有许多隐患。 房玄龄带着刘洎一路走向甘露殿。 甘露殿内,李世民正用着饭食,听到太监的禀报,他放下碗筷道:“将人请来。” “喏。” 匆忙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房玄龄双手举着卷宗朗声道:“陛下,臣要有要事奏明。” 李世民走上前扶着行礼的房玄龄,“又不是在朝堂,你不用这般地拘谨。” 房玄龄双手递上卷宗,依旧保持着行礼的姿态,“陛下,这是近日长安城的物价变动,还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觉得房玄龄的举动很古怪,又伸手接过奏章看着卷宗的内容。 一行行字入眼,是今年年初到现在五月底的物价。 皱眉翻看着,李世民重新坐下来又道:“玄龄,这能明什么?” 安静的甘露殿中,太监和宫女的呼吸都是心翼翼的。 房玄龄颔首道:“陛下,三两银钱变化或许没什么,自年初以来长安的物价一次次地上涨,骊山生产对关中其他作坊的打击巨大,一旦骊山停下生产,长安城内物件便会水涨船高。” 李世民皱眉道:“就算是骊山停产,也不至于让长安城的物价水涨船高。” “一开始臣也是这般以为的,还请陛下细看,一旦骊山停止提供货物,少不了商贾的哄抬。” “况且……”房玄龄的话语顿了顿,又道:“骊山还有火器存在,老臣走了一趟骊山,见过了公主殿下与县侯,老臣与夫妇二人相谈许久,都觉得骊山与朝堂该有一次谈话,此次谈话涉及货物买卖,骊山生产,火器以及田亩赋税。” 李世民苦恼揉着太阳xue,又道:“玄龄,你可知与张阳此子谈条件有多难。” 房玄龄又道:“臣愿亲自带人前往。” 再看房玄龄的神情,骊山与朝堂的关系好似已经到了非谈不可的地步。 朝堂的钱袋子已经有钱了,短时间内不会再缺少银钱。 李世民的神色依旧狐疑,“朝堂真要和骊山谈话吗?” “臣以为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房玄龄躬身道:“陛下,骊山若不加以管束,会超脱朝堂的控制,日后若想要再加以管制就更难了。” “就算是朕派兵围了骊山也不行吗?” 房玄龄终于直起了身子,他低声道:“陛下,就算是围了骊山,现在骊山与当初有什么区别吗?” 李君羡打断了眼前君臣俩饶对话,他朗声道:“陛下,骊山来信。” “递来。” “喏。” 李君羡不知眼前的房相与陛下之间的争论,只是双手捧着书信递上。 信件所用的骊山纸张,李世民打开信纸看着上面的内容,不由地笑了,“好你个张阳,胆敢向朕要五十万贯!玄龄,你也看看。” 房玄龄双手接过信件,看着信中内容,信上所言的是火器铸造的事宜,骊山向陛下递上了一笔价值五十万贯的买卖,并且还在信中明了骊山与朝堂谈判的意图。 “陛下,骊山不得肆意扩展。” 李世民背过身低声道:“这世上比张阳更恶的人太多了。” 安静片刻,这皇帝终于是叹息一声道:“那就谈,不论是这笔五十万贯的事,还是将来的骊山。” 房玄龄回道:“臣这就去准备。” 甘露殿内作出了决定,等魏征与长孙无忌得知这个消息都很讶异。 以至于,长孙无忌又匆匆去见了一趟陛下。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繁华之中,少有人关注到繁华之下暗流涌动。 ,骊山自诩是个生产的集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坊。 而这个巨大的工坊却要和朝堂进行正面的谈判,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有人朝堂未免大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