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骑在熊背上的女娃娃 (第2/2页)
李治打开了水闸,拦住了华清池上游的水源,放光池中的水,要把池子好好打理一番。 也就在这,听闻陛下离开了长安城,前往了泰山。 是冬日里去游猎,谁会游猎去泰山? 皇帝车驾在官道上缓慢前行着,李世民坐在车驾内闭着眼憩,身体随着车驾的晃动而晃着。 泰山位于山东,现在道家儒家等崇拜的中原高山,他们将人合一的思想寄托在泰山。 泰山就坐落在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 从秦始皇开始已经有七位帝王登临过泰山,算上汉代的四位帝王,隋文帝一个,李世民要是登临他就是第七位登上泰山的帝王。 先前听陛下要登临泰山,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现在陛下前往泰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人站出来支持。 河西走廊收复了,辽东四郡之地也夺下了,更何况安西都护府已经建立,安西四镇也得以收复。 除却中原还有种种旧问题没有摆平,李世民的皇帝生涯中的功绩也不菲了。 现在这位皇帝也足以有资格登上泰山封禅,但这一次来泰山走得很匆忙,一来没有群臣相随,二来也没有让礼部准备,也不像是去封禅的样子,这位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队伍行进了一个月,从潼关一路走过郑州,过了泗水便可以远望泰山。 “陛下,泰山到了。”一个侍卫在车驾前道。 李世民闻言走出了车驾,他的目光远远看着那座巍峨的高山。 侍卫又道:“已经派人入山,陛下现在就可以登临。” “不必了。”李世民双手负背,“摆个祭坛,朕就在山下祭拜一番。” 听闻陛下的话语,侍卫躬身行了一礼便匆匆安排人吩咐下去。 这位皇帝很有诚意地先是斋戒了三日,沐浴焚香。 一个祭坛放在泰山脚下,李世民身着子冠服,手拿一卷书朝着泰山躬身行礼,闭着眼躬身三拜之后,将书籍投入了祭坛中烧毁。 一场祭祀就这么结束了,这位皇帝远远看着泰山许久。 李世民终于还是没有登上泰山,这位可汗在泰山的脚下停下了脚步,只是远远看着,三后启程回了长安城。
大唐的这位可汗终究没有登临泰山封禅。 贞观一朝的国力正在上升期,但凡李世民任性一些,他现在就登临了泰山,举行了封禅典礼。 而这一次可汗只是对泰山远远地祭拜。 有人这是陛下怕落人口舌,也有人这是陛下觉得自己得位不正。 诸如此类的传言很多。 关中又到了十一月,隆冬时节的关中很是寒冷。 如今骊山正在做着一件大事,李泰要将蒸汽机与流水线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流水线就不需要人力来cao作了,骊山的生产力也能因此提升一大截。 张阳正看着眼前众人将粗壮的铁杵连接到流水线车床的末端。 清清趴在熊背上,如今她的四肢酸痛,“爹,我不想和红拂婶婶练筋骨了。” 这女儿是一点都不懂她娘的苦心,按照李玥设想女儿的老师都是各个方面一等一的人物,教授她兵法与身手的正是李靖夫妻俩人。 张阳低声道:“不想学也可以,你以后就专心学写字。” “那我还是去练筋骨吧。” 与其在学写字上经受精神折磨,她更愿意经受筋骨上的折磨。 第一练筋骨,第二起床就觉得浑身酸痛得不行,现在只能趴在熊背上了。 要歇一段时间才能继续练,张阳带着女儿看李泰与工匠们将一个个硕大的铁器组装起来,寒冬下这种场面看着别样的热闹。 清清也从熊背上坐了起来。 李泰的侍卫匆匆而来,“县侯,陛下到了。” 张阳回头看去,这可汗已经不请自来,到了近前。 他站定之后也看着热火朝的一幕,低声道:“朕去了一趟泰山。” 张阳颔首点头,“陛下游猎回来了?” 李世民的侍卫带着三头牲口而来,这三头牲口个头不大,身上的毛发黑白相间,这三个生灵迈着谨慎的步伐,脖子上套着绳子,一双黑溜溜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 “这是朕游猎所得,送给皇后的弟子。” 清清看到这三个生灵甚是喜欢,碍于母亲的交代,她拘谨地行礼,“谢外公。” 外公这个称呼,是自己这个做爹的教她的。 李世民倒也不在乎她的称呼,也能够感受到她的敬意,“嗯,便送你了。” 清清嬉笑着解开这三头生灵套在脖子上的绳子,让它们可以自在行动,最后又骑在熊背上,带着它们离开。 张阳摇头叹息,“陛下不该这么宠孩子的。” 李世民颔首道:“朕疼爱自己的外孙女有什么错?你也不用觉得朕失之偏颇,朕给了承乾的儿子一卷王羲之的真迹。” 张阳好奇道:“那也是陛下游猎所得?” 闻言,李世民稍稍摇头,“山东当地的士族献给朕的,除此之外朕听闻了一件事。” “这件事与骊山有关系吗?” 李泰的组装工作已经快到了最后的阶段,骑在熊背上的女儿又不知道跑哪里野去了,不过有熊大看着她倒也能在用饭的时候,将她准时带回家。 毕竟这头熊饿了就会回家,村子里也由着她撒野了,总归都是她娘的家业。 张阳颔首道:“要是这件事与骊山没有关系,陛下就不用了,现在任职太府寺卿,我现在要想的事情越来越多,无心再想其他的事情。” “朕听闻范阳一地出现了很多反抗世家的声音,还有太原的人向赵郡李氏讨债,如此一来现在世家之间已经乱成一片了。” 看张阳若有所思的样子,李世民狐疑道:“这些事情你当真不知道?” 张阳叹息道:“与我有何关系。” “这些事情确实与你没关系,可一旦有了乱象又该如何?” “出现乱象朝中平乱就可以了,至于要如何平乱全由陛下了算。” 李世民笑道:“朕得到自己想要的,你也得到你想要的,至于他们的死活朕与你都不在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