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四章 走向群众 (第1/2页)
抓住耕种的时节,身为太府寺卿正是最需要尽责的时候,关中粮食收成好不好,直接影响自己这个太府卿的业绩。 一大早,张阳就要和上官仪,去看看周边村子的耕种的情况。 “魏王殿下,我们太府寺办事,其实和你没有关系。” 村口,张阳瞧着同样骑着马的李泰讲着。 李泰一手拉着缰绳,“太府寺就这么两个人,本王也可以帮忙。” 上官仪点头道:“魏王的殿下若是想跟着,可以帮忙做点记录。” 张阳任由三河马漫不经心地走着,今年的关中耕种时节晚了几,只要不是太迟也来得及。 抬头看着湛蓝的空,云层很厚,一副又要下雨的样子。 李泰就不像是来帮忙的,更像是出来散心的,也就是蒸汽机的铸造太过折磨人,一直都在推敲其中的技术难题。 出来散散心也好,真要是继续沉溺下去,也怕这个胖子走火入魔了。 “蓝田县已经开始重建养殖场了,下官每都会去看一眼。” 张扬颔首道:“凡养殖场,卫生一定要做好,一定要精心管理。” 上官仪闻言重重点头,“还有一事,县侯这些一直都在鼓励作物的多样化,下官可以请各个郡县的县丞来骊山察看。” 见张阳没有当即答应,上官仪再解释道:“其实在前两年就有其他乡县县丞前来过问骊山的治理成果,他们想要学得其中法门,那时候下官还在忙碌工厂的诸多事宜,一时间分不出心里应付便都拒绝了。” “下官可以先邀请周边村县的县丞来骊山看一日,不会请太多人,再有他们学有所成,行之有效,可令他们再传给其他的村县。” 上官仪的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他能够举一反三想到这一点很容易,这种乡县合作学习的理念放在如今的大唐也是很先进的工作办法。 这又是什么好拒绝的呢?张阳笑道:“如此也好,作物的多样化还要继续跟进,更要跟进卫生观念,和当地产业发展。” “下官明白。” 姐夫话总是这样,会有很多令人听不懂的话语,有些话听起来很生僻,但听起来又是这么一回事。 三人一边骑着马儿沿着渭水河走,一路上看着田亩耕种的情况,上官仪讲述着他的安排,一张宏大的发展蓝图慢慢铺开在眼前,这是一个以骊山为核心,将产业集群铺开的画面。 首先骊山提供最核心的制造技术,从而可以将一些下游环节的工作交给其他的村县,并且让骊山的村民去支持工作。 如此一来,既能扩大生产的规模,还能够减轻现在的骊山的压力,从而能够让骊山更加专注地研究生产技术这一块。 当然了,核心技术与各类秘方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郑 上官仪尴尬一笑,解释道:“这还是从县侯的红烧rou买卖之法中得到的想法。” 起红烧rou,李泰当然了解,现在骊山有个专门制酱油的作坊,除了给村民制酱油,还要给卖红烧rou的人给酱油。 不需要提前预留成本,猪rou和推车,炉子都是红烧rou的人自己准备,骊山只提供酱油。 而酱油又是红烧rou不可缺少的秘方。 每人拿这么一罐酱油,就可以用很久。 而现在的酱油作坊,就是丁溜一家在做。 虽利润不高,倒也不会亏本。 如此,这种生产与合作的模式,给了上官仪的别样的思路,他觉得骊山要发展壮大,离不开这种合作。 骊山一地的能力是有限的,往后不仅仅是骊山与蓝田县,还要带动整个关中,也能够提升骊山的地位。 张阳笑道:“上官兄的这个办法与在下的书院之策不谋而合。” “嗯?县侯要建设书院?” 上官仪诧异道,“朝中兴办官学,这个时候建设书院恐不合适。” 李泰也劝道:“士族与地方豪强建设的书舍决定霖方乡民是否能够进学,姐夫当真要如此做。” 姐夫不会走世家的老路,也不会成为和那些世家一样的人,这根本不像是姐夫会出来的话。 张阳笑道:“你们误会了,我要建设的书院与官学不同,与地方书舍也不同,我要开办农学,匠学,数术,格物。” 看两人还是不理解,张阳继续解释,“我们骊山开办的书院其实很简单,与那些书舍和官学不同,所教所学不是用于科举,也不是用于做官,而是为了生活发展,让学子能够学得谋生的技能,能够学到真正的技术。” 到这里,张阳长叹一声,坦然的神情在脸上,笑道:“让技术延绵不绝,让技术可以更上一层楼,让发展能够扩展到中原各地,改变民生,让民力更上一个台阶,让大唐的富强。” 闻言,李泰与上官仪久久不言语。 读书是为了仕途这种做法是不是错的? 就像是姐夫的,人们可以在书院中学得谋生的本领,学得技术。 张阳继续道:“人人都能学到谋生的技术,便可以让世间的盗匪更少,让那些只顾追求道德制高点的圣人更少,骊山发展一切都是为了改善民生,为了提高民力,提高生产力。” “所以与上官兄的计划不谋而合,骊山需要合作,也需要扩张,若是可以和周边乡县达成合作,我们可以集中人手,建设这么一个书院,如此相辅相成之下,我们的发展才能更牢固。” 上官仪颔首道:“世家为求底蕴谋求仕途,豪强为求底蕴与世家联姻,倒是县侯的方式从未见过。” 年轻人都是理想的,三人并驾而行,一直商议着计划。 以及将来的关中面貌。 身为骊山的一份子,更是骊山最名正言顺的技术顾问和骊山第二大股东,李泰当然也要记住这些。 绕着渭水河走了一段路,回到村子里之后,上官仪便开始着手准备,邀请周边乡县的县丞来骊山察看学习。 也能够顺便增进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