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温室建成 (第1/2页)
而李丽质则不同,她先是在国子监的夫子教导下念书,之后才去骊山,不论是骊山的学识,还是国子监的书卷典论她都能理解一二。 除了青雀,也就只有李丽质有这个水平。 很快她便将这册子的内容重新写了一遍,再拿出一旁的布袋子,布袋子用红线缝了三个字,文具袋。 文具袋下方写着名字,弟弟meimei都有这样一个袋子,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做题,文具随取随用。 李丽质拿出尺子与炭笔,重新画好图纸,按照平时养成的习惯检查了一遍没有遗漏之后,交给一旁的宫女,“还请交给父皇。” “喏。” 做完这些,李丽质看了眼日,母后要主持后宫事宜,多半要很晚才能回来,先吩咐宫女去给弟弟meimei准备饭食,再帮着收拾好立政殿。 此刻礼部府衙,许敬宗闲来无事总是与张大素一起翻看关外各地送来的情报。 “许侍郎,骊山送来的信件。” 有些时日没有收到张尚书的信件了,许敬宗提起精神拿过信件。 信件依旧是用密信的方式写的,问的是今吃了什么,身体如何? 外人看起来或许只有这些意思,早就将密信译文背下来的许敬宗来就是另外一回事。 辽东,增援,高句丽,王室,李义府…… 将这几个词联系起来,许敬宗便知道要做什么了,匆匆走到张大象的房间,两人经过一番长谈,从外交院走出两队官兵,他们离开长安城匆匆朝着辽东方向而去。 河西走廊,嘉峪关还在建设,狄知逊带着儿子狄仁杰,指着远处一片种下的胡杨林,“怀英,你看这些树木去年种下之后,今年长得多好。” 狄仁杰满不在乎地讲道:“种出一片胡杨林需要十数年,但长出一串葡萄只需要三五月,种了胡杨没有任何收获,占着土地有何用处?” 孩子很聪明,狄知逊满意点头又道:“张尚书希望可以在这里种出一片防沙林,让关外的风沙不再侵袭嘉峪山与河西走廊。” 狄仁杰向自己的父亲拱手行礼,“爹,眼下种出了胡杨林,胡杨让土地更加结实肥沃,但如此一来就会有人觉得应该在这里种葡萄,如此一来他们也能有收获,随之而来便是树木被伐去,眼前所有的努力又会毁于一旦。” 狄知逊稍稍点头,“你的不错,为父会写信给朝中,让他们加以管束。” 看儿子的眼神中多是猜疑,狄知逊又笑了,这孩子善于思辨,他心里所想做父亲的又如何会不知,他是笃定就算是朝中加以约束了,也拦不住这片胡杨林最后落到被砍去的结果。 狄仁杰低声道:“会有人为了自己的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大局大势,这种事情古往今来就一直没有变过。” 听着儿子桀骜不驯的话语,狄知逊不想打断他的思考,也不想阻止他对人心的猜忌,人心是险恶的,明白其中道理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嘉裕山下的互市越来越热闹,在这里关外人可以买到自己的想要的盐铁。 在寒冬之前来这里将牛羊卖了,换取可以过冬的粮食。 如此一来他们不用劫掠,也可以保证关内乡民的安宁。 狄知逊将这里的情况写下来,并且拟定了一个互市之策,安排人送入关郑 长安城以东的骊山,清晨时分这里静悄悄的,只有水车转动时候带起的水流声。 张阳坐在华清池边,看着外交院送来的奏章,辽东和河西走廊能够安定是一件好事,狄知逊又写了奏章希望朝中可以扩大互市之策。 现在的互市没有朝堂支持,关内与关外交易也都是当地人与关外人自发的。 互市若有了朝中支持,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货物。 现在皇帝手中有许多细盐,掌握了吐蕃的盐湖,皇帝可以将这些细盐拿到关外去买。 李玥带着女儿在华清池洗漱。 入秋之后的熊很有活力,它又一头钻进了山林中,去继续它称霸一方的大事业。 几头奶熊倒是懂事很多,五个碗放下它们便整齐地趴成一排吃着饭食。 家里用了早饭,已经晌午。 张阳拆去了温室两边的木架,温室总算是完工了,提着锄头锄去正在疯长的野草。 李玥带着一些盆栽而来,别人家的盆栽种的都是花花草草,骊山不一样,夫妻俩总是种菜。 还要特意拿出一亩地用来栽矗 李玥走到最中心的一块地,这里也是光照最好的场所,“夫君,这块地用来种牡丹如何?” “种萝卜。” “不行!我要种牡丹!”李玥的态度很坚决。 “上一次你想种菊花,还记得当初的结果吗?” “不一样!”李玥颔首道:“上一次是因为没有在温室中,所以那些花枯萎了。” 女人嘛,果然都喜欢花。 张阳拿着铲子一边栽葱,再要种一些蒜,没有葱蒜冬太艰苦了,嗯!再种一些韭菜。 将媳妇的话放在脑后的后果就是她会阻挠你正在做的事情。 手中的铲子被她夺走,张阳无奈起身,“种花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夫君请讲。” “我要用琉璃装门窗。” 夫妻俩瞧着对方,对峙好一会儿,李玥这才妥协道:“好,我这就让婶婶去安排花苗。” 峰回路转终于有转机了,反正她要种牡丹,也会在温室中枯萎,用这个条件来换取用玻璃装门窗。 这个条件很划算,等她的花苗枯萎了,到时候还不是用来种菜。 心情正大好,杨婶匆匆而来,“县侯,郑公来了,就在山下。” 张阳放下铲子,“麻烦婶婶将这些葱和韭菜栽种好,我去见见郑公就来。” 杨婶点头便开始在温室中忙碌,温室的顶部是用琉璃装饰的,这里很漂亮,比皇宫还要富丽堂皇。 张阳整理一番自己,换下满是泥泞的靴子,叮嘱武和慧照看好清清,便自己下了山。 郑公站在山下,正和李渊还有和张公瑾聊着。 太上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