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朱标晕倒  (第2/2页)
/br>    东阁。    朱元璋将手里的东西一扔。    “一天天光说一些没用的屁话。”    “要是我大明真的那般危险,早就全都爆发出来了。”    “哪里还需要等到今天。”    “能够有今天的安稳,他们能够在这里议论朝政。”    “还不是咱手下的将士们拼死打出来的。”    “乖孙,你觉得他们这些话说的可对?”    朱元璋问道。    下了朝后,他便派人把朱允熥叫了过来。    既然要教导,自然要带在身边才行。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孙儿以为,这些都只不过书生之见。”    “圣贤早就说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今天孙儿要说的就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诚然他说的这些隐患确实存在,但是我大明又何尝没有作为?”    “西北,有几位王叔以及边军在,西南同样有几位王叔,以及沐英大伯在。”    “他们所率领的全都是百战士兵应付宵小之徒轻而易举。”
    “西南方向,自从当年的云南一战,彻底的消除了元朝的残余势力,以及当地勾结的土司后,这些年来一直都很安稳。”    “当然了,也不能不防,孙儿最近也在思考如何处理这個问题。”    说是在思考,其实朱允熥早就知道怎么处理。    把改土归流拿出来就好。    只不过,眼下还不是机会。    要是刚刚开始展露锋芒的时候,朱允熥自然会毫不用于的说出来。    但是现在,他接触的多了,了解的多了,自然会想着让自己说的每一个政策利益最大化,打某些人的脸。    “乖孙有心了!”    朱元璋笑的十分欣慰。    他不奢望朱允熥能够提出来什么有效的政策。    毕竟,土司政策,存在了不知多少年,这个称呼是元朝的时候确定。    在唐宋称作羁縻制度,由中央王朝委任当地首领为府、州、县的文职土官。    元朝设置宣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司等武职土官。    可以说,土司制度的确定,让这些土司的权力达到了最大。    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皇帝头疼的问题,为了不让这些土司叛乱,只能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    朱元璋不是不想解决,而是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太过激的话,容易引起土司叛乱,西南滇、黔、桂、川、湘、鄂等地,多山林,很难平叛。    再加上那边多是蛮荒之地,朱元璋始终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属于是费力不讨好,所以才让土司制度继续保留了下来。    至于更加边缘的高原地区,虽说也纳入了明朝的版图,但是却没有设立中央机构,设置羁縻性质的都司、卫所等军事机构,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官员。    初次之外,实行政教分离原则。    确实推行了一些政策,不过也只是表面管理,朱元璋也觉得是费力不讨好,没什么价值,所以也就没有太过于较真。    不过,朱元璋等人不知道西南和高原地区的宝贵,朱允熥却知道。    等机会合适的话,他必然会做出一些政策!    “至于西北地区……”    朱允熥刚要说,就发生了意外。    太子朱标,突然晕倒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