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一家四口  (第1/2页)
    红日长生道种在柳睿阳竭力压制下,依旧在躁动,但好在这种掠夺渴望的情绪还在可以压制的范围内。    “只使用了长生道种几击的力量,就传来了如此可怕的掠夺情绪,以后再使用一段时间,恐怕就压制不了了。”    柳睿阳感应身体内的情况,在心中想到。    忽然,周围的空间之力荡漾,一个穿着官服的青年男子踏着空间之力来到了庆窟山山顶,他一来立刻焦急的问道:    “那一颗长生道种呢?是被你初步驾驭了吗?”    “你是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柳睿阳眼神带着戒备询问,他现在对大人物有很强的戒心。    “在下镇魔司新月领地领首宋铭丰。”那青年人开口道。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宋铭丰大人,而不是邪宗的人假扮的。”    柳睿阳依旧戒备,他相信燕千奇前辈临死前推荐的人,只不过他要确定对方的身份。    “这是我的官印,还有我曾经跟千奇执行任务的一段影像。”    宋铭丰知道柳睿阳的顾虑,他没有生气,直接从储物法宝里拿出了一个玉雕印件,又把一件特殊的留影法宝拿了出来。    留影法宝启动,里面的影像展现出来,确实是燕千奇与眼前男子交流的画面。    柳睿阳看到那一段影像后,心中的戒备降低了分几分,他伸手接过官印催动体内的真元冲刷。    一股浓厚的信仰之力与官气形成的屏障浮现出来阻挡真元冲刷的力量。    看到这里,他确定了这是一颗真正的官印,随后伸手翻开官印查看里面的铭文,里面确实有一行字:镇魔司新月领地领首宋铭丰。    柳睿阳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后,问道:“前辈,有没有衣服?”    “有,拿去。”宋铭丰伸手从储物法宝拿了一整套衣服出来,放在了旁边的地上。    “谢谢。”柳睿阳拿过衣服,在大道彩环的掩饰下换好了衣服。    随后,他彻底收敛了环绕自身的大道彩环,可以被外人清晰看见,这才上前轻微拱手见礼道:“见过宋大人。”    “把你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说出来。”宋铭丰点点头问道。    “是,前辈,事情还要从成安县开始说起,……”柳睿阳从徐家为了灵石劫杀开始讲述,一直讲到刚刚杀死叶无命的那一幕。    “你放心徐光耀以及徐家我不会让他们跑了。”宋铭丰联想到自己调查的情况,以及叶无命留在原地的遗物,相信了柳睿阳的说法。    随后,他再次开口道:“按你刚才的描述,你应该初步得到了那颗长生道种的认可,达到了驾驭道种的第二个阶段。    若只是驾驭的第一个阶段沟通,那你使用了道种的力量,道种必定会收取相应的本源之力,现在你没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颗道种应该是初步认可我了,我想问一问驱使道种有什么禁忌吗?”柳睿阳询问道。    他虽然从修行正解当中了解了很多关于道种的知识,但此刻,他还是想确认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宋铭丰满脸欣慰的回答道:“你能问到这一点,证明你自己对道种也有所了解,其它常识性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我只告诫你两点。”    “一,你不可过度依赖使用长生道种的力量,如果你驱使道种形成了惯性,那将来就不是你驾驭道种了,而是道种驾驭你。”    “二,你不可以在某一个境界上停留的太久,必须尽快跟上道种境界的步伐,这样才会解决后顾之忧,不至于让道种反噬。”    “第一条的意思我理解了,但第二条我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柳睿阳疑惑的问道。    “不懂就问,很好。”宋铭丰继续开口解释道:    “无论任何道种都会自然成长,若驾驭的人迟迟不能突破给予相应的本源之力,道种本能的渴望就会压过一切,造成反噬。”    “我明白了,多谢前辈解惑。”柳睿阳点点头,明白了前辈说的意思。    现在道种初步认可了他,是因为他达到了无上道境。    可道境极限现在的强弱只代表了最初的潜力,并不代表自己以后所能达到的成就。    当自己的表现无法达到道种的预期,道种本能进化的渴望就会一浪压过一浪,最终把人压死。    宋铭丰问道:“你驾驭的长生道种它渴望的是什么?”    这种浅显的事柳睿阳没有隐瞒,他回答道:“各种法则结晶与各种蕴含了法则力量的奇花异草丹药,而且其中特别渴望蕴含了生命法则的结晶与奇花异草丹药。”    “看来是一枚主修生命大道的灵道种,还好不是魔道种,以后你要多准备一些蕴含了法则的高阶灵晶。”    宋铭丰说完后,挥了挥手,叶无命死亡的地方空间荡漾,一枚戒指形态的法宝显露了出来。    他伸手使用法力引动,戒指立刻朝着柳睿阳方向漂浮了过去,随后开口道:    “这应该是那个邪修留下的储物法宝,这是你的战利品,应该给你,快看看里面有没有灵晶。”    “谢谢前辈。”    柳睿阳伸手接过面前的储物戒指,他运转自己的神念化作无形的触角探了进去。    叶无命已经死了,戒指上面完全没有力量阻拦,他轻而易举的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储物法宝里面有大量灵石,还有少量蕴含了法则的灵晶,以及其它一些丹药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