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洲有喜事 (第1/2页)
等贾亮回到久别的平洲之时,已经是他当蓟辽巡抚的第三个年头,看样子这个官还要做下去。 三年来,女真不知道试探了多少次,再也不能向以往那样轻松的越过关隘,突破长城进入大明腹地。 相反的,林铁山进草原“猎羊”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都有斩获。 此消彼长之下,蓟辽一带的形式越来越稳固。 而在贾亮前世的历史上,女真借路入侵的道路也被贾亮堵死,宣府一带的互市火爆已经不下去市舶司,通过这边无数的大明商人将货物卖给鞑靼人,或者是更远的地方来的人,交易额逐年攀升。 鞑靼人已经离不开大明。 贾亮构建的商业体系已经初见规模,互通有无不再是一句口号,各地的商贾赚的盆满钵满,贾亮的话,现在在商界比圣旨还要好用。 黄庭之控制宁州,林铁山控制关外的土地,渝铁控制近海,除了黄庭之,其余二人都往外扩张中。 然而,无论是三员大将多么的忙,在这个秋日,都来到了平洲。 因为,平洲有喜事! “你说,我们去教堂请神父主持婚礼怎么样?” 秦可卿成熟了,成了一位后宅管家的合格女主人,而且她还发展了新事业,原本的照看军中妇孺和后代的慈善事业,已经扩大许多。 她说的教堂,正是罗宾逊等人创办的,教义让这些人具备善心,所以秦可卿和教堂的“业务”重叠,两边熟悉起来。 “别,还是按照咱们老祖宗的规矩来。”贾亮摇头道。 就让西方的归西方,东方的归东方吧。 结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由于贾亮如今的身份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不说勋贵这边,几乎全部仰仗贾亮的商业体系发财,即便是朝中的文官,现在也不敢坑声。 贾亮的发展太快了,已经将根须深深的扎进蓟辽一带,还有海上,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如果要动贾亮,就必须考虑这些地方动乱带来的后果。 何况还有燕王,这老头现在成天不在自己的王府,就喜欢来贾亮的府邸。 “你且忍一忍,日子还长着呢!” 燕王吃着贾府许久没有出现过的新鲜吃食,喝着最烈的酒说道:“朝廷的天使就要到了,本王估计,压着你许久的封赏,这次就会到了,只是不知,你的爵位是什么。” 现在,贾亮的属下都有爵位,就连渝铁都因为水师的原因有了一个子爵的爵位,偏偏贾亮这位最大的功臣,什么爵位都没有。 三年来,蓟辽这边没有给朝廷增添一丝丝的麻烦,反而不断有捷报送上,朝中所有人都知道,名义上的主帅王子腾已经名存实亡,真正主导这一切的是贾亮。 文官以害怕尾大不掉的借口,生生压了贾亮三年。 现在压不住了,因为贾亮不仅能立军功,还能创造财富。 如今金陵中,东厂已经沦为笑话,文昌帝不敢继续让东厂猖獗的得罪天下人,所以东厂沦为笑话的同时,成了太监的养老之地,真正的是在讲文明树新风,而不是做以前的事情。 文昌帝敢放下东厂,就是因为贾亮开始创造财富,国库日益丰盈起来。 即便是今年的北方大旱,也因为水师舰队不停的运送粮食而没有生出太大的乱子来。 正因为这样,贾亮才敢放心继续在商业上用功。 “王爷,爵位这东西我倒是不怎么看重。” 贾亮跟着一起喝酒,如今他已经能少少的喝几杯了:“钱我不缺,地也不缺,我只盼着安安稳稳过日子。” 这话只能这么说,燕王毕竟是姓朱的。 “糊涂,爵位是为了吃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