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贾赦乱点鸳鸯谱(1)  (第1/2页)
    德盛坊。    回到家中的贾琰沐浴更衣,在烛火下照旧手不释卷。    这是少年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到了贾琰,为了春闱,为了科举晋身,他也不得不从善如流。    大周王朝的科举制度类宋,略有差异。    此时还没有后来的八股文制度。    考试以经义、诗赋、策论为主。    上述三者,皆为少年的强项。    贾琰穿越过来,融会贯通了记忆和灵魂之后,愈加佩服少年的满腹经纶。    这大概七成属于天赋,三成源于勤奋。    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科举之路其实非常艰难,远甚于后世的高考。    各省数千举子进京参加春闱会试,录取者最多百余人。    这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所以古人才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红烛摇曳,夜已深沉,阿昌早就入睡,贾琰披起大氅推门而出,走到院中。    月明星稀,寒风刺骨。    他抬头望向满天繁星,思绪飞远。    他想起了前世的很多事情。    他的亲人,他的战友,他昼夜不离身的狙击步枪和防暴匕首。    上辈子他可以毫不迟疑将后背交给兄弟,但在这个古代世界,他能指望的只有自己。    遍地荆棘,一步都不能走错。    他唯有如履薄冰,努力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上。    但这何其艰难。    所以穿越至今近月,他的心神一直都处在某种绷紧的状态。    好在一切尚还顺利,成功扳倒了贾珍,清除了暂时的生存之患。    厢房中传来阿昌如雷的鼾声,贾琰扭头一瞥,哑然失笑。    这厮头脑简单,又极感性,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想哭就哭,想睡就睡。    贾琰耸耸肩,觉得自己也该去睡个好觉,养精蓄锐,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贾琰就走回卧房,匆匆脱去衣衫,钻进了厚厚的被窝,渐沉沉睡去。    而灯未吹熄,珠泪一直滴到天明。    ……    光武卫在德盛坊的百户所内有五六十名光武卫,自打北镇抚司一把手诸葛超亲自进驻以后,光武卫们便猜测住在坊内的贾解元受到了皇帝的青睐。    否则,以诸葛超这样的大人物,岂能屈尊亲临德盛坊这种平民区。    连日以来,光武卫隐在暗处保护贾琰,发现贾琰的生活极其规律,当然也极其单调。    早起晨练,约莫一个半时辰。    早餐后赴凌烟阁拜见三儒,谈诗论对,说些应试的事儿。    午时准时归家,午餐吃得极多,以鸡子、rou食为主。    午餐后午睡半个时辰。    下午至深夜,便闭门读书。    实际随着贾琰在京师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的行踪。    若非此刻贾珍案尚未尘埃落定,贾琰仍然处在风暴的漩涡之中,此时贾琰宅外怕是已经聚集了来访的各地举子。    这日午时三刻,德盛坊光武卫便发现了贾宅外来了一个锦衣青年,乘坐着一辆挂有荣国府铭牌的马车。    贾琰与贾家为仇,荣府人的到来,引起了光武卫的警惕。    贾琏奉命来请贾琰,马车才到巷口,就被突然冒出来的两名光武卫拦住,再三反复盘问清楚,搜完全身见无利器,这才放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