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连锁商超 (第1/2页)
“大型连锁商超?” 貌似也不是不行。 集团公司的业务是全方位的,看似目前重点在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未来的核心也是这些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 可实际上,日用化工,农业,也都是重点发展方向。 这样支撑起一家大型连锁商超,并非没有可能,而长远来说,公司在日化领域,农业领域,以及一些尚未涉足的领域的发展,归根结底也需要渠道支撑。 只是徐玥终究是没想到江辰野心居然这么大,居然想要一步到位,打造一个几乎囊括所有的超级渠道。 江辰捧着茶杯,目光在地图上流连:“求人不如求己,不论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有。 这样也更有利于利用高科技产品带来的附加值,更有利于树立高端健康的品牌形象。 而且这件事本身就是盈利的,但就赚钱而言,那些大型连锁商超一年赚得往往不比一家高科技企业少。 而渠道这个东西,宜早不宜迟,早点建设,不但省钱,还可以早受益。” 其实都是早就想好的。 从开始在外地建分厂开始,江辰心里就大致描绘出了这样一幅蓝图。 这也是本地产本地销最基本的载体,不但对集团公司发展有利,同时也有利于资源调配,助力地方发展。 为此,他还有物流中转,农贸市场,等相配套的想法。 本质上都是渠道与资源利用整合。 只是有些东西还没到那一步,所以没有提及。 徐玥想了想,还是觉得有点荒诞:“所以接下来的重点是开超市?” 江辰点头,重新坐下:“说是重点也没错,毕竟光生产不行,还得有渠道。 渠道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说不在生产之下,有渠道才有话语权,否则容易被拿捏。” 说完又笑道:“怎么,没信心?” “那倒不是。”徐玥摇头:“以咱们目前的条件,做成这件事应该不难。 不出意外,如果咱们去,很多地方会免费提供用地,还会大力帮忙宣传。 就是感觉有点突然。” 难的确不难。 所谓超市,其实就是大型商店,技术上讲是最没门槛的,肯投钱就行。 真要大笔投资搞,各地必然也会支持,免费用地,免费宣传,都是小儿科。 就像巅峰时期的万达,除了极少数一线城市,谁不渴望? 而集团公司当下的声势,远非巅峰时期的万达可比,当下的经济环境,也远比后来艰难。 江辰笑道:“那不就结了?这事虽然重要,但花钱就能做的事情,其实是最没难度的。 关键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就不说免费提供用地了,咱们就花钱,一个省,五千万到一亿,只要一些能建超市的地皮,谁不乐意? 这样一来,全国两万个镇,六百多个城市,三十多个省,全拉起来可能都花不了三十亿。” “多了。” “乡镇地皮不值钱,小城市地皮也不值钱,哪怕是沿海,省会,地皮也没多贵。” “我觉得真要做的话,十亿就差不多了。” 三十亿算不算花不了多少钱徐玥不好说,但在她看来,完全是用不了这么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