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房内 (第3/3页)
”
朴奉仙摇摇头道: “陈阿娇jiejie没有统一全世界,她只是把可能在我们这里算是亚洲和欧洲的大陆统一了。” “……?” 刘尹本来就只是准备岔开个话题,结果发现好像还挺有趣的样子? …… 陈阿娇为了登上帝位和之后整顿朝堂,清理内乱残余花了数十年的时间。 稳固政权和国家生产数十年之后,因为有陈阿娇这种真神一样的皇帝存在——她虽然只是想要守住她彻儿哥哥的江山,可朝堂的将门却也有了其他心思——反正有陈阿娇这尊真神兜底,国内又已经多年没有战事来挣得军功的将门忍不住在边境开始‘招惹事端’。 对于这种行为,陈阿娇倒也不太在意——她又不是真正的想要做皇帝。而既然军中风向如此,她也不怕什么功高震主、拥兵自重,也就由得去了。 倒是最开始时,朝堂上下还是颇有微词,还觉得军队这种擅起刀兵的行为是目无君上,而且周边国度也未生事端,此举非仁王之为。 可惜,陈阿娇不在意。 在她眼里,皇城远处的皇陵是第一,彻儿哥哥的江山是第二,彻儿哥哥的百姓是第三……至于周边蛮荒国度的野人? 根本不在她陈阿娇尊贵之躯的眼中。 而君上的“纵容”也引来了大量“老古板”的不满——本来陈阿娇这以女子之身坐上帝位就被诟病了近百年——这种“不义”之举瞬间又引爆了“古旧”之人群体。 之后……陈阿娇一道令下屠掉了那一批“古旧”之人。 她陈阿娇是何等金贵之人?怎么会容忍这种嚼她舌根的人存在——至于法理不合?情理不合?天道不合?她就是法,她就是理,她就是天。 也因为此事,朝堂大量旧派官员愤怒告老,陈阿娇倒也不计较,直接全部应允。 随后她就随手提拔了作战英勇的将门子弟,治理各地有方的高低阶官吏入朝。 陈阿娇根本不问这些人的出生,也不管他们是否能适应朝堂这种等级的政治机构。 结果嘛……自然是朝堂陷入了长时间的机制混乱和停摆。 好在陈阿娇并不着急,给足了他们时间去摸索,去学。 反正她大汉江山能人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一批不行,再换一批。更别说朝堂上总有留下来的老人在——只要这些人不是故意添乱,陈阿娇也给够他们比以往更大更自由的权力。 朝堂上的一切混乱,她都可以有时间,有能力等待着结出“果实”来,她再品尝“果实”给与奖惩。 而且朝堂上的混乱,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平民百姓的生活。 如果这些人数年内还把朝堂理不清…… 那只能说,他们太没用和太没进取心了。 这种比平步青云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机会,他们抓不住只是他们的损失而已。 很显然,就如陈阿娇所想的那样,那些得到直接进入中枢机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在摸索,在学习,在想着如何让君上满意、让百姓满意。 而所有人都抱着鱼跃龙门的念头,自然那种官场之间的明争暗斗就要少得几不可见——如此机会,也许此一生只有这一次,谁都不想因小失大。 朝堂恢复正常运转的时间比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而刚刚入主朝堂的“新一代”们在随后时间发挥了他们强大的新动力——他们太想要表现自己了,他们得来的鱼跃龙门的机会过于……如神赐。所以他们更害怕失去……他们想要在“神”的面前表现自己。 所以,各种以前没有发挥抱负空间的“有才之士”们,把自己“想象中”的各种治理方案全都递上了帝案。 陈阿娇自然不会随意接受这些东西——如今的大汉国治下国泰民安,她没有兴趣改变什么。 还是那句话,她本就不是想要做皇帝,更没有什么胸怀天地的志向和抱负。 但……将门在外为了军功爵位开疆拓土的成果,好像可以让这些“精力充沛”的朝臣们去玩。 反正那里生活的又不是汉民。 野人而已,让朝臣们找点乐子也无所谓。 陈阿娇就是这么想的。 …… 军功!大量的军功! 土地!虽然名义上肯定属于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治理权全权下放的土地! 这些东西宛如妖娆多汁的美人让朝臣们疯狂。 将近百年,汉朝疆域扩大近倍。 三百年,再次翻倍。 八百年后,有沃土之地尽归汉土。 虽然这些年间,无数“能人志士”起过裂土称王的念头,可是当他们一想起自己年轻时在朝堂面圣时见过的那个令他们无限心动的容颜,再想一想数十年后功成名就再次面圣时那张没有半点改变的容颜……这个念头就只是个念头。 无数在外的王公贵族会在每三年的帝国大朝会让自己的子嗣陪自己回帝都去参加,或者代替自己去参加,而且这些子嗣绝对是嫡系中最有望继承家业的那几个。 这算是数百年来,这些王公贵族养成的“生存规则”。 他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让后代们去面见那位高坐殿堂之上的皇帝,让一代又一代的只是听闻却不曾见过的后代去真正的面见“神”。 这……既是对“神”的尊敬,也是对后代的警醒——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真会有神罚降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