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俏狼烟紫芦花_第二百一十六章 姐妹情(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姐妹情(一) (第2/2页)

张到别人怀里,被一个男子这么抱住,董夫人此刻不由脸上一红,一双美眸默默看着他,直撩得三愣有些怔住了。

    尽管情急之中谁都会这样做,但姥姥心里已经有些怡怡然怏怏然了,她抓着撑船的竹篙没说话。

    三愣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心情,就连忙友好地拉起她的注意力说:“坐牢靠了,咱准备走!”

    董夫人摸摸自己的脸,试着有些发烫,便更觉得不好意思了。姥姥此刻也有些尴尬,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干咳几声。恰好这时突然飘起一阵细雨,三愣狠力一执,“开船喽!”叫了一声。

    三愣拿着竹篙,站在岸边,等大家坐稳,就抬腿照船头猛一蹬,船儿箭一样离了岸,眼看着就走出两三米远了。他不慌不忙,双手握篙,象撑杆跳高似的,往水中一点,身子腾空跃起,一道弧线划过,稳稳当当地落在船头上。

    他调转船头,叉开双腿以便更好地把握平衡,也能趁腿发力使上劲,竹篙从自身左侧往后插过去,双手攥紧竹篙,一使劲,一弯腰,船儿飞一样地前进着,冲得前头的波浪哗啦哗啦地直响。

    进入到大湖腔,一片宽旷深浩的明水有两人多深。三愣丢下竹篙,摸起两把大浆,安装在船两侧的木桩上。他双手把着,奋力划动,两旁的水歘歘向后跑去,“哗,哗,哗”,船儿变成了贴水疾飞的一只大蜻蜓。

    就在这时,一阵北风吹来,波涛起伏,船儿开始晃荡起来。不多时,狂风挂了哨响,愈发厉害起来,小波涛就像奔驰而来的一个又一个山丘。三愣却坚定沉着,叮嘱大家坐稳了,不慌不忙。一个“小山”压过来,眼看就要把船头按入水中,三愣双手一停,船儿爬上了波峰;接着用力一划,船又跌入了波谷。再一停一划,又爬上波峰。

    不一会儿,阵风过去,小船在他手里平安前行,“唰唰唰”犁开水面,冲破苲草、浮萍和莼菜恣肆的湖面,鼓荡得身旁的芦苇香蒲不停地颌首摇曳,随风忭舞,惹得蜻蜓们嗡嗡横飞,青蛙射箭跳逃。

    “又不是夏天,这雨怎么说来就来?”姥姥拍着身上的雨花兀自咕哝道。

    “可不是!”董夫人笑着说,“这都过了雨季了,还以为要消停了呢。”

    姥姥掏出手帕上前帮助董夫人拭去额头、脸颊和胳膊上的雨水,皱着眉关切地说:“可别凉着了。”

    “谢谢,有这么娇弱吗!我自己来,倒是弟妹得小心了。”

    姥姥“扑哧”一笑道:“才这么一点雨丝,都习惯了,对我们北方乡下人算不了什么。”

    董夫人一副缱绻地叹道:“本想早些时日乘舟游荷塘来着。就是老曹他们太忙,一天到晚几乎不见人影,净琢磨些打鬼子的事。他说初来博兴要多转转几支抗日武装,熟悉一下情况。刚才那一片,可是睡莲?”她忽然想起什么来问道。

    姥姥点点头,还没来得及答话,曹夫人的儿子在旁抢先道:“咱们老家我一个伙伴家里就有那种睡莲,夏天开花的时候可香了,咱们若是早来两三个月就好了。”

    “那可真是有些可惜,无法领略到睡莲花开的风姿了。”董夫人轻轻叩击着小船舷栏,若有所思道。大湖里秋雨越发猛了,细细密密落在满是残叶的荷塘里,无端让人生起一种萧瑟悲凉的感觉来,也许是觉得气氛过于伤感了。

    “等到明年盛夏花季再来之时,又是满塘芬芳,嫂子何愁无缘相见呢?”

    董夫人双手抱胸,微微皱了皱眉沉吟了一句:“此时秋景也很美,不是吗?”

    “这次我来北方之前,mama怕我觉得想家发闷,兄长提议我带了乐器过来,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听我弹一首助助兴?”董夫人说道。

    “我家董夫人别的什么都不擅长,但就是这琵琶弹得很好。”高颀子同伴一甩大辫子笑道。

    一直听着女人们聊天没有答话的三愣闻此言兴趣大起:“那可真要好好欣赏欣赏了。”

    姥姥愉快地说:“久闻苏杭美女善弹琵琶,且其形制与弹奏技法均与我们北方不尽相同,今天终于可以开一下眼界了。”

    女伴已经替她从锦囊中取来她心爱的琵琶,姥姥忍不住赞叹:“好一柄琵琶!”那是一把用上等的紫檀木制作的五弦琵琶,通体嵌以螺钿玳瑁为装饰,显得十分辉煌华丽。董夫人把琵琶横抱在怀里,轻拨两下,一串清脆乐声随即飞扬流淌而出。她低下头仔细调了一下音谐,望向众人道:“可有特别想听的曲子么?”

    “就挑一首你自己最拿手的吧。”姥姥目光诚乐期信地望着她说道,众人也跟着仰慕地点点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