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桃花逆水流_第十章 公孙:情义取舍(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公孙:情义取舍(下) (第2/2页)

  “曾经是”

    这三个字说出口,雪澜的目色都暗了些。

    “怎么会?”

    “事实上,王朝贵舍不得你这把好用的剑,所以,他其实并不想替你和雪晴复仇。如果不是这四十六具白骨重见天日,如果不是杨老大人揪着前任京兆尹杜桓送到御前,他会顺水推舟帮你们吗?

    “如果不是你们在公堂上动手,一切顺利,杜松早就被刑部判了死刑。偏偏是你们动了手,杜松未签字未画押就横死公堂。是我们庄主亲自到杨府上去求的老大人,伪造的签字画押,才让这个案子顺利判下来。

    “你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

    雪澜盯着眼前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盯着盯着,视线就模糊了。

    “她是跪在地上求的啊……”

    那一天,杨文珽逆光负手,一生中判决了无数刑狱案件的声音,苍凉而淡然的一句话,也判了长公主的死刑。

    “从今往后,我杨门弟子,不再有长公主您了……”

    她还记得那一天听到这句话的长公主的侧容,明明已经灰暗到了极点,脸上的神色早已碎成了一片一片,却还是带着她从未淡去的笑意,向着那个不再转身的背影,稽首三拜。

    “熙宁一拜,是为四十六位亡魂谢过杨大人;熙宁二拜,是为拜谢师父、师叔的多年来谆谆教诲之恩;熙宁三拜,是为忏悔辜负师父师叔的教导,有辱杨门之风,从今往后,熙宁行事绝不牵涉杨家,所作所为与杨门绝无干系。至此一别,熙宁愿杨大人身体康健,桃李满门。”

    八月的天啊,天高云淡日色明亮到了极致,却怎么照不进一片阴霾的杨家大门。当时雪澜还记得,她暗暗发誓过,如果让她抓到了刺客,她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可结果……

    雪澜用手背拭了拭脸上的泪,吸了吸鼻子。

    “我只是没想到,竟然是你们做的。”

    “可……”事情转折来得太突然,孤鸾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我之前和庄主长谈过一次,我跟她说过,我和雪晴向王朝贵寻求帮助复仇的事。可她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说荐福寺的案子是她查出来的。”

    “你们要她怎么说?”

    雪澜鼻腔里发出嘶啦嘶啦的声音,她一时气血上涌,又好气又好笑。她气面前这人,还有雪晴,这两人太傻看不穿若昭的苦心。又气自家主子更傻,辛辛苦苦这些年,心甘情愿给别人做嫁衣裳。

    难怪这些年,月姑娘习惯叫她“小傻子”。

    “雪晴吃了二十一年的苦头,你能让她口口声声告诉你们,你们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雪晴被折磨的六年,你给王朝贵当走狗的六年,通通都喂了狗么?”

    这般粗鄙之语放在往常,雪澜是断断说不出口的。可她只是恨,又不知道该恨谁,恨得她心里难受。

    “今日我打了雪晴一巴掌,是我这个做jiejie的对不起她。是我在罚她,可……”

    她哽咽片刻,才字字恳切道。

    “我也是在救她。”

    想到宣王殿下和长公主之间种种看起来不太好的苗头,她眉间阴郁之色更深。她本就立于院墙下的一片阴影中,如今月色被阴云遮蔽,遮得雪澜的身形愈发模糊。

    “孤鸾,你应该知道,宣王殿下,他很在乎我们庄主。”

    孤鸾早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下意识顺着雪澜的话想想。好像是,这段时间,他虽然有意避开了杜师爷和王朝贵的传召,不过也听见节度使府传出些风言风语。说宣王殿下养了个站都站不起来的女人,似乎还,颇为宠爱?

    “我们庄主,生来并不怎么幸运。生母早亡,养母不善,幼年失了双腿,又百病缠身。她这辈子,在乎的东西,不是很多。”

    似是想起这些年若昭的经历,雪澜心下起伏更甚,只是大事当头,她只得强行按捺下去。

    “如果有朝一日,宣王殿下要是知道了,是你们害得她被逐出师门,就不是我一巴掌能解决的事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如长姐所说,做错的事是我们。”

    “这件事,你们就不要提了。前因后果的真相,我怕她现在执念还深,也请暂时不要告诉她。”雪澜摆摆手,像是摆去心头那股不安,那股没来由的难受。

    “大不了,我来做这个恶人,委屈她,再恨我几年。至于雪晴做错的事,我是她jiejie,我这辈子陪在庄主身边的时间还长,我来还。”

    “长姐……”

    “我也不想这样。”雪澜咧开嘴,笑也是苦的,“这些年,我跟着我的主子,日子还算过得去,总比她在街头流浪要好。算我欠她的。”

    她再叹,长长一口气,像是要把压在心头的郁结吐出来一般。复而抬眸,目光恳切而澄澈。

    “孤鸾,你是个好人,请你,一定对雪晴好好的。等到剑南道所有的事情结束之后,你们一定要成亲,要一起好好地过一辈子。这些年庄主对我很好,我也攒了些私房钱,等到你们成亲的时候,就全都留给雪晴做嫁妆。就当是……我这个jiejie亏欠了她二十一年,姑且弥补的一点心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