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孙:情义取舍(上) (第2/2页)
,他旋即转身,门外被他高大的身影挡住,投下一片明灭不定的阴影。 “你说什么?” “啊?” 显然没想到正准备出门的宣王殿下听到了她说的话,雪晴赶忙摆手。 “没什么没什么,是我们家的家事,就……” 对上李世默突然杀将而至的目光,雪晴难得心下闪过一丝慌乱,七手八脚又七拼八凑成一句话。 “我们家之前有点小仇,真的是家事,家事而已……” 不理会雪晴的欲盖弥彰,李世默反问道: “你刚刚说的杜家人,是涪城杜氏人?” “啊……嗯。” “具体是说,前任工部尚书杜松?” “是……是啊。”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雪晴,在李世默接连而至的逼问中难得磕巴了一下。 李世默刚刚的转身,确实是听见雪晴提到的“杜家人”。如果说她提到的杜家人特指前任工部尚书杜松的话,那刚刚雪晴说的话,就很有问题。 因为他曾经听当时还未识破身份的风波庄庄主,也就是若昭本人提过一嘴,说前任工部尚书杜松倒台,是她派人查清荐福寺血案,凿空漕渠,把四十六具骨殖送到了前刑部尚书杨文珽面前,这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如果雪晴所报家仇的对象是杜松,那真正在背后运作的人应该是若昭,而不是在此处夸夸其谈的雪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涉若昭,李世默习惯性上心。他迈出的一只脚又放了回来,转身坐回到一开始起身的主位上。
“雪晴姑娘,你适才所说,你们家的家仇,可是前任工部尚书二十一年前任京兆尹时,在荐福寺屠杀西陵氏四十六口人?” “是……是啊。” “这般大仇,雪晴姑娘能凭一己之力得报,实乃巾帼英雄。世默属实佩服。” 李世默端坐上位,微微前倾,娓娓道来,眉眼间带着笑意,自称名讳的语气,更是恳切而谦恭。 “世默斗胆请教一下,雪晴姑娘是如何报仇的?” “这……” 这个问题属实复杂,早在六年前她就开始利用自己的易容术替王朝贵办事,才换来这位枢密使对她的帮助。考虑到王朝贵以内侍之身,左右朝廷政局,名声并不好。更何况这六年,亦是她委身杜师爷受尽折磨的六年,其间细节过于难堪,雪晴说不出口。 雪晴哽咽的刹那,孤鸾很快察觉到她的难以启齿,上前一步解围道: “启禀宣王殿下,这件事让草民来说吧。这些年草民一直在替枢密使王朝贵办事,为的就是能请他出面,帮雪晴报家族大仇。但王朝贵乃当朝权jianian,草民自知罪孽深重。这些年草民所作所为与雪晴无关,如果宣王殿下要追究其中罪责,草民愿以一己之力承担。” 孤鸾一向言辞极少,难得说这么多话,字字句句都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雪晴又怎会不知他这番话的意思,她闻言扯了扯孤鸾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李世默并未抓住孤鸾揽罪不放,而是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再一次反问道: “那你们又怎知,杜松下狱这件事,真的是王朝贵出手办的呢?” 孤鸾和雪晴面面相觑。 不是王朝贵,那还能是谁? 四十六条人命的事虽然不小,可放在那些当权者眼中,若非牵扯切身利益,四十六不过是个数字罢了。又有谁会关注这件事? 众人皆无话的当口,雪晴试探性地张了张嘴,从未有过的,小心翼翼,又按捺不住地吐出几段不成句的话。 “可是……西陵氏这个仇,确实是我们报的。就算王朝贵当初没有插手,但去年杜松的死……” “啪——” 雪晴话音未落,一记耳光就甩到她脸上。 春阳凝滞而长风止息,在万籁俱寂的县衙后院正厅,分外清晰而冷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