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孙:黄雀在后 (第2/2页)
恕末将欺瞒之罪,末将来禀告的不是北天师道的事,是宣王殿下的事。” “哦?”公孙枭闻言扫过脖子上架了数十把钢刀的若昭,“这不是宣王殿下身边的小熙姑娘吗?致和,你起来说话吧。” 公孙致和无比恭顺妥帖,他起身垂眸掸掸袖子,示意自己的父亲看向身边刀剑加身,却不忘怀抱一张琴的女子。 “这位小熙姑娘,并不是宣王殿下的情人之类的,其实是——” 为显重视,公孙致和故意停顿了片刻。等到满厅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他才颇志得意满地回答道: “她是宣王殿下的姑母,熙宁长公主。” 此言一出,公孙枭的目光立刻变得警觉。他眯了眯眼,打量了一圈站在下面的人。公孙致和、杜师爷,还有一众持刀的府兵,最后落到若昭坐在轮椅上那双残了的腿上。 既不显得意外,又不兴致缺缺。 “听说熙宁长公主幼时双腿已残,看来,确实如此。” 嗯?父亲这反应也太过淡定了些。公孙致和心下虽疑,却也大抵能猜出父亲到底在想什么,便进一步解释道: “今日末将与这位长公主殿下私下一会,方知所谓钦差大人来者不善。这位长公主和宣王殿下意欲挑拨节度使府上下的关系,诱使末将对大人暗下杀手。幸得末将及时识破这两人的jianian计,将计就计,才让他们露出马脚。如今长公主已经被末将所擒,宣王殿下失踪。末将相信,只要严刑拷打这位长公主,必然能知道宣王殿下的下落。” “这是真的?”
公孙枭问,目光却看向自进来后就一句话也没说的李若昭。 若昭垂眸抱琴坐在轮椅上,依旧沉默不语。这样的沉默,颇有几分像被抓的垂头丧气抵死不从,公孙枭有些怀疑的心思,也不由随之动摇。 他刚刚见公孙致和带着一众府兵进来,心下便有些不安。一向多疑的他甚至猜测,这是公孙致和与宣王殿下身边的小熙姑娘串通,此来是冲着他的命来。 也不怪他怀疑这个儿子,实在是他这一个月来做的事,带小熙姑娘出府,碧潭飘雪投毒,他不多想都难。 可如今看来,公孙致和不仅把这个谋害他的计划和盘托出,还真把小熙姑娘交到他手里。似乎,不像是有诡计的样子。 难道是真的想多了? 这个二儿子,只是抓到了钦差的把柄,想向他邀功? 似乎是在回应自己父亲尚在犹疑的心思,公孙致和声音听来底气十足。 “千真万确,末将已经把熙宁长公主擒来,大人一问便知。” 说着,公孙致和还冲下人们摆了摆手。 “你们都先退下,我和公孙大人在,长公主跑不了。” 还带着寒意的府兵退下,连同混在其中的秦岭剑宗一大高手孤鸾也退了出去。偌大的正厅,只剩下公孙父子,连同杜师爷,和至今一言不发的李若昭。 “父亲!”公孙致和抱拳向着尚在主位案前逡巡不前的公孙枭行礼,一声久违的“父亲”,让公孙枭将信将疑的心思有些恍惚。 “儿子所言句句属实,只要严加拷问此女,或者以她为诱,迫使宣王殿下出手,便可真相大白。” 有道理,但不足以让他相信。 举棋不定间,公孙枭习惯性地负手慢慢踱起步来。 最大的问题,面前这个人,真的是熙宁长公主么? 腿残,这条是符合的。 小熙姑娘,这个“熙”字,或可也是辅证。 生于承光二十二年四月,这条也是符合的,但可以伪造。 至于其他的,他对熙宁长公主了解的太少,根本不足以支撑他此刻的判断。 虽然他也不愿意相信,公孙致和为了陷他这个父亲于死地,不仅和小熙姑娘串通,还造出熙宁长公主这么大一个谎言。 所以,这究竟是谁的棋局?算计的又是谁? 突然,一个清冷决绝的女声,在他尚且混沌的耳边乍起。 “本宫就是死,也不会让你们知道宣王殿下的下落。” 公孙枭闻言侧目,正好看见若昭嘴角止不住向下滴落的鲜血。 不好! 她要咬舌自尽。 虽然拿不住此女究竟是不是熙宁长公主,但无论是长公主还是小熙姑娘,这个女人,都是能制住宣王李世默的软肋,难得落到自己手上,他怎么可能允许她出现一点意外? 公孙枭脑子比身体还快地一个箭步,冲到李若昭和公孙致和面前。 比脑中盘桓的问题先到的,是腹部一阵钻心的剧痛。 公孙枭低头,看见贯穿自己身体的一把凛凛的长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