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天下得一都尉难 (第2/2页)
说到关键问题,就是“天赋不允许”、“时间不合适”。天子用我当北衙都尉,恐怕是对北衙都尉这个位置的不负责,有任人随心的嫌疑。 尤其那一句幸进之臣,几乎是在问天子―― 我非幸进之臣,天子难道要开幸进之门? 但齐天子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被他几句话就拿住。 竟看着姜望,直接问道:“莫非你,不愿意效忠于朕?” 这么赤裸的问话,实在不像是天子的风格。 可见今日他的心情,也的确不如往日平静。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当然不可能有一丁点动摇。 姜望却不是诚惶诚恐地表忠心,而是义正辞严地反问道:“入齐以来,臣一直忠于职守,尽心国事,为国而争,为齐而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曾堕了大齐的威风!这些难道都不是效忠齐天子吗?” 大概是因为前一句已经敞开了,齐天子这回问得更直接:“姜青羊,朕对你的栽培之心,你难道看不到?执掌北衙对你来说,真就有那么难吗?” 天子问得直接,姜望更没有推拉折转的资格。 闻言正色肃立,慨然道:“姜望虽然愚钝,但自问若只是办案,却也不算太难!都城巡检府多的是人才,臣只需任人唯贤,秉公而行,善罚分明,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陛下夸臣分寸拿捏得好,可是陛下,臣若掌北衙,第一个就不想要拿捏分寸!臣惶恐,臣万死,可臣还是想问,陛下需要这样的北衙都尉吗?” “放肆!” 姜望后退一步,低下头颅:“臣万死!” “我看你并不怕死。”齐天子淡声道。 “臣怕死,怕得要命。臣早就发过誓,再也不想体会性命cao之于人手的感觉。可是陛下,臣想问您……” 姜望以最大的诚恳地问道:“难道只有毫无底线的忠诚,才是忠诚吗? 一个失去自我的人,难道真的可靠吗? 姜望之所以是姜望,因为姜望一直在做姜望该做的事情,不违本心。本心若可违,本我若可抛,则律法于我何缚?道德于我何缚?忠义廉耻何加于我?” 天子冷笑:“忠君竟要违你本心了。” 姜望回道:“臣近日读史,听闻先齐之时,国君尝尽世间美味,某日笑曰,独不知人rou如何。有御厨名易牙者,听闻此言,即刻烹子以奉君!国君过易牙之府,看了一眼易牙之妻,易牙当晚就奉妻于龙床!可谓万般万事只求顺乎君心,此是忠臣否? 可最后呢?先齐国君身受重伤时,恰是时为国相的易牙弑之……这才有了后来的武帝复国。” “人若失本我,外执哪般,德行何求?”姜望洪声说道:“正因为臣守信、重义、相信公理,臣才能是一个忠君之人!” “好一个守信、重义、相信公理!好一个近日读史!” 齐天子伸手拍了拍石台,只道:“向只知你姜青羊能战善斗,想不到你还学富五车!” 姜望竟一时不知,天子这话,是赞是讽。 但好在眼前这一关,好像是过去了…… “臣惶恐。只是天子虚心纳谏,臣虽不敏,无智,又少识,却也不得不一吐肺腑!” “哈哈哈哈!”天子竟然笑了起来:“好一个不敏、无智又少识!今日总算与朕说了一句实话!” 天子能笑出来,当然是好事。 但这话听着…… 实在也有些伤人自尊。 然而姜望也只能委屈巴巴地道:“陛见天子,臣不敢妄言……” “行了。”天子摆摆手,又微微俯身:“你今日说的三件案子,朕都准了。你不想当这个北衙都尉,朕也准了……你将何以报朕?” 姜望坦然道:“齐天骄胜天下天骄!” 天子扭头看了看石台前的韩令,笑道:“咱们齐国的年轻人,很有志气嘛!” 扭回头看着姜望道:“准了!” 姜望拱手道:“臣谢过天子!” 天子正要挥手叫他退下,看了他一眼,又道:“还有事?” “陛下真慧眼如炬,圣心烛照,洞明万里!”姜望强行一记马屁拍上去,然后才道:“臣奏请天子。臣近日欲离境赴楚,以全友人山海境之约。” 天子冷哼一声:“你这是惹了祸事就想跑啊。” “臣有陛下荫庇,祸事于我何加?且夫大齐晴日朗朗,岂有飞来横祸?臣确实是与友人有约。那楚国左氏左光殊,与我有言在先……” “行了行了。”天子不耐烦地截住:“年轻人多出去转转,见识见识天下英雄,也是好事。” 姜望赶紧行礼:“臣拜谢陛下!” 然后直起身来,就准备离开。 “等等。” 天子叫住了他。 姜望恭谨地站定,等待天子发话。 天子笑了笑:“姜卿很喜欢读书是吗?” 忽地笑容一敛:“韩令!” 韩令躬身应着了。 天子道:“搬一套《史刀凿海》过来,赐予青羊子赏读!” 他又对姜望道:“姜卿是爱书之人,那就好生读书,不要懈怠了。等回来的时候,朕会choucha一二,若不能倒背如流,朕可要记你欺君之罪啊。” 天子这话是笑着说的,很见亲切。 姜望深感皇恩浩荡,感动地道:“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 与姜望这个不学无术不懂行情的家伙不同,韩令在一旁已是暗暗咋舌。 勤苦书院大贤司马衡所编著的《史刀凿海》,乃是一部皇皇巨著。号称写尽列国历史。是记载道历新启以来天下列国历史最为完备的一部史学巨著,洋洋洒洒千万言…… 千万言! 怎个倒背如流? 只怕勤苦书院里,都没多少儒生能做到。 而姜青羊还一脸幸福! 憋着复杂的心情出去了,不多时,韩令便取回来一个储物匣,递给姜望,还不忘提醒了一句:“储物匣不用还。” 姜望虽然搞不明白,为什么区区一本书,还需要弄一个储物匣来装,但想一想,或许这就是皇家的排场吧! 也就是伸手接过了:“有劳公公。” 又对天子行礼:“拜谢陛下!” “行了,下去吧。”天子又恢复了不见情绪的语气。 姜望规规矩矩地再次一礼,转身昂然而去。 读书他是不怕的,毕竟自问也是“敏而好学”之人。 唯独此刻天清云澈,实在是看到了天光。 …… …… …… Ps:此处先齐历史,化用了部分易牙烹子的典故。但此齐非彼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