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 群星闪耀时(最后一天双倍求月票!) (第3/4页)
地看过去,他并不担心对方敢在这观河台无故对姜望出手。但便是有什么言语或气势上的压迫,他也须是不能同意。 “你名姜望,是吗?”李一开口问道。 倒是并无什么争锋相对的意思。 姜望只回了一个字:“是。” “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李一淡声说道:“我的剑刚才因你颤鸣。” 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没有任何特殊的意味。 但听到这句话的人,难免心中惊讶。 最年轻的当世真人,与天下第一内府,竟然是认识的吗?听起来似乎还有一段渊源。而且……他刚才说他的剑,因内府境的姜望而颤鸣? 这种陈述,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姜望目光宁定,无喜无悲,只是按剑道:“好久不见。” 准确地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李一的脸。 但李一的声音,已在他的记忆里无数次回响。 他永远不能够忘却,这道锋芒。 毫无疑问,这个人所代表的名字,是他迄今为止,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座高峰。这个人,就是他在漫长道途上,倾力追赶的目标。 他在成就超凡之时,想的便是,有朝一日,若与李一相同! 李一没有什么寒暄的意思,或者说,他根本不懂寒暄为何物。只继续道:“期待第三次见面的时候,你能告诉我,我的剑为何而鸣。” 姜望说好久不见,但也不过是过了两年。 第一次见面,这是一个奄奄一息只在等死的乞儿。他不许其生,也不夺其死,任意自然。 第二次见面,其人已经是天下第一次内府,全力一剑,令他的道剑都随之颤鸣。 所以他说,他期待第三次见面。 但至少在现在,这个天下第一内府,还是没资格给他答案的。 姜望仍然直脊而立,不卑不亢道:“我也期待第三次见面的时候,我能给你答案。” 很多人大概觉得李一在说客气话,而姜望夺魁之后太膨胀。 但李一从不说客气话,而姜望是真的相信自己。 唯有他们两人知道,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哪里,是在什么时候。 李一笑了。 这笑容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但很快又敛去。 因为消散得太决然。让这抹笑容,在天真之外,也有了淡漠的味道。 这是一个天真无情的人。 他弯起食指,点了点这座演武台。 “你的战斗结束了,现在换我上台,如何?” 这是疑问的语气。 姜望笑了笑:“好啊。” 于是走下演武台。 一白衣,一青衫。 两个人一上一下,就此交错而过。 仿佛是某种仪式的交接。 但很多人心里也都清楚…… 一个魁首下台了,一个魁首正登台。 现在,白衣披身的李一,就站在这天下之台上,迎接着四面八方的目光。 喜欢穿白衣、且又穿得很好看的人,就在这现场,也有不少。 比如凌霄阁主叶凌霄,潇洒出尘,俊逸非凡,飘飘然有仙气。 韶华枪主计昭南,则很符合说书人口中常出现的那种白马银枪、白袍小将的形象,真个风姿无双。 那夺尽同辈风华的重玄遵,却又不同,翩翩如浊世贵公子,风华绝代。 而李一穿白衣,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 那种无一丝杂色的简单。 他是如此锋利,如此纯粹的锋利。 只是往演武台上一站,就已经割伤无数目光。 仍在台下未移步的余徙,淡声道:“黄河之会自有规矩。若其他参赛天骄同意,本座也便认可。若有一人不同意,太虞,你还是明日再来。” 哪怕谁都知道,当登临洞真的李一到场,黄河之会三十岁以下无限制场,就已经失去了悬念。 再怎么天骄盖世,神临与洞真之间的差距,也不可以逾越。 但黄河之会仍有自己的规则,需要得到尊重。 当然,若是所有参战者都同意不浪费时间,提前在今日开启魁名之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如姜望主动放弃调养时间一般,亦由自主。 “他们会同意的。因为现在,就是唯一的机会。” 这位现世最年轻的真人,在台上平静地说道:“今日若为战。谁能接我一剑,我当弃魁名!” 太虞真人李一,开出了他的条件。 一剑! 人们惊得不知说什么好。 但这还未止。 演武台上的李一,用那平淡得近乎温吞的眼神,转过一周。 似乎这时候终于开始注视对手,但目光中分明没有任何人。 “谁先来?” 他问道:“又或者,一起来!” 简直视天下英雄如草芥! 但人们不由得想到。虽然神临到洞真难以逾越,但七位当世最强的三十岁以下天骄若能联手……倒也未必没有争胜的可能! 白衣霜枪的计昭南,第一个站了起来。 他就站在齐国的备战席前,用那双寒星般的眸子,注视着演武台上的李一:“以众凌寡,我不屑为之。以神临战洞真,我不能为之。今日这一战,我计昭南力不如人,就此弃赛。但是李一。” 手中韶华枪流光瞬转:“你今日辱我何极!他日我登临洞真,必继今日之战!!” 一声落下如枪鸣。 已定来日生死约。 那时候的挑战,可无真君保命! 其人提着韶华枪,径自离席而去。 李一看了一眼那骄傲孤绝的背影,并不说话。 第二个站起来表态的人,是荆国慕容龙且。 “战场之上若有可为,千军万马也无拘。演武台上再不可为,也该是两人分生死。” 他冷冷地看着李一:“魁名是你的。但修行路上,一时先后难免,生死途中,你我一视同仁。咱们来日方长!” 说罢,亦是转身。 直到此时,已经走到演武台下曹皆身边的姜望,才咂摸出一些味道来。 计昭南怕死吗? 计昭南怕丢脸吗? 都不是。 他站在观河台上,代表齐国出战黄河之会,但首先要考虑的,是齐国的利益。 所以他留下他日之约,率先退场。 便如此时的慕容龙且。 一直都说,黄河之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演武台上亦是战场。 但慕容龙且此刻强调战场是战场,演武台是演武台,却是要抹掉“景国势压天下”的印象。 无论如何,台上围攻李一之事必不能为。 在场这么多天骄,若真的上台围攻李一。 无异于天下合围景国。 景国败亦是胜,胜则声势无两! 而慕容龙且同样选择弃赛,并告诉世人,李一之强,是李一之强,无非修行路上早行一步。景国这一次,也只不过是争得了一个魁名,与齐国之魁,并无本质区别。 李一,或者说李一所代表的景国,在营造倾天下之势。 而计昭南慕容龙且,连却之! “唉。”楚国夜阑儿叹了一口气,把听者的心都几乎叹碎了。 她施施然站起身来:“夜阑儿深负皇恩,倒也没什么可说。景以太虞摘魁,我当避席!” 亦是转身去了。 黄不东终于数完了他的手指,呆了片刻,愣道:“我无幸理。” 整个人似乎更加老态,起身恹恹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