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巡天_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骄见我应如是(为月票一万三千五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骄见我应如是(为月票一万三千五加更!) (第2/5页)



    “一个修习古飞剑之术的人。”秦至臻慢慢说道。

    他这句话的语气很慎重,表示他提及的,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

    他也同样没有理会黄舍利。

    姜望看着场下,面容儒雅的林正仁已经走上了丙字号演武台,从容自信的江离梦正在登台的路上,这场他期待已久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本来要以最冷静的状态,将林正仁好好研究个透彻。

    但此刻,他的心已经乱了。

    他没有移转视线,只问道:“哦?”

    “他叫向前。”秦至臻说。

    “所以。”姜望问道:“你们是朋友?敌人?”

    “不是朋友,也算不上敌人。”秦至臻很平静地说道:“他挑战了我的朋友,然后我去挑战了他。他跟我说起了你,我就来看看你。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姜望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他现在怎么样?”

    他没有问胜负,因为现在是秦至臻坐在这里,胜负很明显。

    秦至臻笑了。

    这个如礁石一般的男人,笑起来也一点都不轻松,显得过于沉重,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压迫感。

    “等你击败我的时候,我再告诉你。”他这样说。

    姜望仍然看着演武台的方向,没有太多情绪的流露,只轻声道:“好。”

    如此随意,但如此笃定的一声“好”。

    秦至臻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起身道:“告辞。”

    姜望依旧平静:“慢走。”

    秦至臻离开座位,迈步往下走。

    一袭黑衣的秦至臻,像一块礁石,在河流的冲刷中,慢慢地往下方移动。

    往下走到看台底,然后右转。

    他的每一步,都像是严格设定好的,半点也不偏移。

    快要走出天覆军士卒的防护范围外时,他忽然又回头看向姜望,用一种他很少有的、好奇的眼神:“你不想问问,他是怎么跟我说的你吗?”

    姜望终于把视线移回来,很认真地看着他:“等我击败你的时候,我再问你。”

    【你最好准备了答案。】

    “好。”

    这回是秦至臻说这个字。

    然后这个黑衣的男子,便带着沉默的霸戎军士卒,走向了右边的看台,也同样占据了一大块位置。

    黄舍利看看秦至臻,又看看姜望。看看姜望,又看看秦至臻。像打量着两个小偷。

    而姜望和秦至臻,都盯着演武台。

    全程听秦至臻和姜望打了半天哑谜的乔林,心痒难耐。

    他太想知道那个修习古飞剑之术的人是谁了,又跟齐国天骄姜望有关系,又跟秦国天骄秦至臻交过手,必非凡俗之辈,只不知是何方人士,是哪国的天骄。

    但毕竟不敢问。

    因为姜爵爷……

    明显心情不太好。

    今天在六合之柱见证下的战斗,是如此重要。

    来观战的大人物不少,如盛国副相、出身蓬莱岛一脉的真人梦无涯,如宋国的枢密使楚既明,如庄国国相杜如晦……

    有来自西北极寒之地的雪国高层、来自河谷平原北方的丹国高层、与宋国关系复杂的魏国高层……

    幸亏四面看台足够高阔,才容得下这么多人,甚至也没有拥挤感。

    不必参与选拔赛的、天下六大强国的内府境天骄,也来了三个。

    来的人是齐国姜望、荆国黄舍利、秦国秦至臻。

    他们分别坐在三面看台上,各自泾渭分明。当然在黄舍利的眼里,姜望和秦至臻可能已经见不得人了。

    没来的三位天骄,是楚国的项北,牧国的金戈,以及景国那边仍然秘而不宣的内府境天骄。

    景国那边大概是为了保持神秘,楚国项北则是出了名的骄狂,应当是看不上选拔赛。唯独是牧国的那个金戈,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今日也不来观战,大概也是天下强国之傲慢吧。

    乔林眼巴巴地盯着演武台,时不时用余光瞟姜爵爷一眼。

    换做往时,姜爵爷已经跟他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了。

    但那个秦至臻走了后,姜爵爷就不再说话。他虽然嘴皮子痒得厉害,但也只好跟着缄默。

    这种感觉太难受。

    让一个碎嘴的人闭嘴,就好比让一个饥饿的人干看着美食,不许下嘴。

    可恶的秦人!

    他当然不敢像黄舍利一样去瞪秦至臻,只能在心里碎嘴几句。

    看台上的人,自然有千般百种的心情。或者期待,或者冷眼。

    演武台上的人,却只有一种指望——那就是赢。

    江离梦可能稍微有一点不同,因为她已经赢定了。她要考虑的,是怎么赢。

    庄国的那位林正仁师弟,人品端正,也算得上颇有前程。大家同为道属国出身,她是不是应该给其留一点颜面,让他输得好看一点?

    还是说,只管以最快的速度获胜,让天下人见识到盛国之强大,她江离梦之天资?

    走往演武台的路上,她还在考虑,还有犹豫。

    走上演武台的那一瞬间,迎着四面八方聚焦而来的目光,她忽然了悟了,

    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风云地,她何必还要给谁留颜面?

    她只应该追求胜利,漂亮的、光辉的、毋庸置疑的胜利。

    黄粱秘境里,他们有同行之缘,看在同为道属的份上,那时候她顺手帮过这谦卑的师弟一把,后来也算是各有收获。

    今天,他是时候报答了。

    昨天晚上林正仁就有回复,说已经考虑清楚,愿意知难而退,但是希望能在战斗中保留一些颜面。更希望师姐能向国内高层反馈,让盛国多照顾庄国云云……

    倒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诚笃青年。

    不过,倘若打一个庄国出身的天骄,也要动用盘外招,传扬出去,国内的那些竞争者会怎么想?所以她自是不会反馈的。

    不过林正仁的态度她很满意,这次的事情,她也会记下来。

    若是甘心情愿,以后如有机会,她是不介意再照顾一下的。

    若是心怀怨怼……也就如此了,不会再有交集。

    庄国作为道属一脉,孤零零钉在西境,再怎么腾挪,发展也实在有限。她和林正仁,也根本就是天壤云泥之别。

    诚然林正仁师弟的人品道德很让人欣赏,但在黄河之会,她终是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