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铎 (第1/2页)
明军在宽河千户所的局部战场里形成了优势,他们发起了围攻,被包围的便是上次与飞熊团作战时原来三顺王的军阵,也就是上一回尚可喜、耿仲明以及孔有德的战场。唯一不同的是,马纺岭由原来的尚可喜变成么蒙古科尔沁部亲王子巴达礼。 当子巴达礼炸膛跌落马下的时候,李定国转瞬想起了获鹿镇一战发生的景象。 那一战,也是激烈战况之中,李岩所部的大顺御林军发生了密集的炸膛击溃了士兵们最后作战的意志。事后调查发现,这些火铳果然被设计的枪管过薄,而装药量却比明军规定的还要多。因为这样的改动十分细小,需要一段时间的频繁使用后才能显现,以至于清军里发现了这一点也不明白后果。 当炸膛频发成了定时炸弹以后,鸟铳便不被信任,士兵们迅速拒绝使用。他们可不想还没杀敌,自己就先自杀了。如此一来,士兵便迅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不能开枪的鸟铳与烧火棍有什么区别?至少中兴一式步枪还有刺刀,而清军赶制的鸟铳根本没有。 “这一批枪都有问题,他们的射击寿命被人为的压得很低!这……”李定国忽然间又想起了当年京师里发生的一起间谍案,那个案子里不就是说鲁密铳的工匠带着图纸跑到了建奴那儿? 如今看来,这一批火铳从设计上就有问题!而这一点,是大明处心积虑从一开始就有埋伏的。 李定国一念于此,顿时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他们的对面,科尔沁部虽然战斗意志崩溃,一旁的八旗汉军还没有退缩。 对于子巴达礼的炸膛,孔有德与耿仲明都不以为意。他们的汉军训练起来可比起这些人频繁多了,怎么可能会放过量的火药? 轰轰轰…… 嘭…… 孔有德愕然地看着军阵之中忽然间传来的爆炸声。 几个侥幸没有伤到的士兵高呼道:“我没有放过量,没有!这火铳有问题!” “天兵都说山海关都被大明打下来了,我们输了。就连上苍都让我们的火铳坏了!” “火铳都中了邪!” “不能再用了。跑啊,这是上苍对我们做汉jianian的惩罚。再不跑,就跑不掉了啊!” …… 孔有德的军中,哗然之声不断响起。一阵吵闹间,第一个临阵脱逃的士兵出现了。紧接着再次出现的逃兵就从数量变成了两个,四个,八个……一直到轰然一声哗变之下,上百的逃兵出现了。 当明军的进攻发起之后,孔有德绝望了。 还敢勇于反抗的士兵又想起了炸膛的声音,旋即,一战之下,上千八旗汉军溃退。这一回,溃退之势如堤坝崩溃一样轰然爆发。 孔有德被乱军裹挟在军中,竟是忽然发现几个亲军盯着自己,齐齐爆发一声怒喝:“抓住孔有德反正,我们就能赎罪!” “孔有德,救我啊!”这时,隔壁耿仲明忽然爆发出了一声绝望的大叫。 孔有德看过去,赫然发现耿仲明竟是已经被团团围护,绝望地朝着孔有德这边且战且退而来。 孔有德茫然地看着这一切,苦笑道:“罢了罢了,几位,我便送你们一场富贵吧。” 说完,孔有德丢下手中刀枪。身周,迅疾扑来几条大汉。 远处,吴三桂看着这一切,忽然间感叹道:“若是我此刻没有如现在一般临阵倒戈反正大明,岂不是眼下子巴达礼、耿仲明与孔有德的下场就是我的榜样?好在……好在啊……” 好在吴三桂反正了。 而现在,他们正与正白旗的大军战作一处。 要知道,正白旗可是清军手中的王牌,但现在却被关宁军杀得难分难解。尤其借着后方火炮之势,关宁军甚至可以在多处战场上取得一些优势。这让十数年来身受建奴野战欺辱的吴三桂忍不住心中大为解气。 他看着阵中的多铎,大笑道:“多铎,汉军已然崩溃。尔等满洲八旗军也不过如此,待我大明近卫军团一刀,尔等便是粉身碎骨。眼下,还是早些投降。我再为圣上求情饶你一命不死!” “狗贼,你这三姓家奴,也配来和我说话?”多铎怒气蓬勃,却不得不承认眼下的现实。局面已经不利于清军了。 方才,在多铎亲自主持之下,正白旗终于稳住了阵脚,没有被吴三桂击溃。因为没有李定国的帮助,吴三桂也明白自己再想要孤军击溃正白旗是不可能了。但他相信,只要耿仲明、孔有德以及子巴达礼这些已经深陷占据的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军溃退。失却这些炮灰的满洲人便将极大失去战斗意志。 要知道,满洲本部兵马人数稀少,用起来各个都是精贵,折损多了胜仗也是个吃亏的败仗。 果不其然,多铎看了战局以后,喟然长叹。失去了三顺王五万余人,又没了蒙古军。不算那些维持沿途辎重的非战斗部队,多铎就只有总计五万余人的满洲本部兵马了。 这一步兵马对于明军而言已经够不成兵力优势。甚至,在这个数量级上,多铎也没有了必胜的信心。光是近卫军团眼下就有三万人左右的兵马呢。 “这里不能打了,去十八里庄!走小道,与图赖汇合!”多铎咬了咬牙,下了决断。 一声令下,数万满洲大军撇开深陷重围的八旗汉军与八旗蒙古军,接应着进入战斗的镶白旗后,撤离战场,朝着西面奔去。 看着这一幕,吴三桂顿时懊恼起来了:“多铎竟然是这么一个胆小鬼!我只不过讽刺几句,竟然跑了!” 万一走了这条大鱼,这一战的功劳就要大打水分了啊! “快去,缠住多铎!”吴三桂急的大喊。 战场上,飞熊团的夏晨与陈永福都是迅速下令,紧随追杀上去。 但当明军从堂堂之战变成追击之后,手中的火铳一下子也不好使了。没有沿途拦在半道的明军,从后方追杀过去可没有时间手持火铳列队追杀。 尤其清军几乎都是全都配备战马,四条腿跑起来,顿时就撤离了战场。只余下数千陷入缠斗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