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招收流民  (第2/2页)
后金只需要从背后箭篓里取出箭矢,就能使用。    无形中,明军又差了一截!    而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在与后金的战争中,明朝会一直落于下风的原因。    甚至要不是有雄关,有火炮相助,明朝能不能坚持到崇祯十七年都犹未可知。    当然,事实就是事实,明朝不仅有火炮,也有雄关,而且还有一件神兵利器,虎蹲炮!    所以后金虽然战力强悍,却又一直无法入关。    朱由检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想打造出一支偏向于后世的劲旅,确实是早了一些。    不过朱由检并不气馁,毕竟不说事在人为,就说大明的工匠也确实了得。    相信只要给他们时间,在火器上一定会有巨大的突破。    比如现在的工部尚书徐光启,在几何上面就有深厚的了解,甚至于在其写的几何原本在清末时期还一度成为当时的教材使用。    再说毛文龙的地炮空营之法,其实就是一种趋近于现代的地雷战!    而著有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则是在崇祯十年发表的著作中宋应星还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宋应星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    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    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可以说,有这三人的先例以及能力在,火器上的突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    所以朱由检想要打造一支劲旅的想法,绝不是痴人说梦。    天朦胧,地朦胧,朱由检的心中却有一条无比清晰的道路。    当天,樊旺便开始领旨前往五军都督府和御马监,只是先后挑选了许久,也没有一支能让他满意的队伍。    最终,樊旺在挑选出了两百多人后,就找到了朱由检。    “你是说想要在城外的那些流民中挑选军士入伍?”    朱由检敲击着御案,这种事对他来说并不难理解,有些时候那些兵油子一样的士兵,确实没有那些饥饿的流民好管理。    只是这样一来可就违反祖制了,到时候恐怕满朝文武就又有事情要做了。    “好,这件事朕允了!”    片刻后,朱由检点头认可了樊旺的要求,同时也痛快的保证道。    “朕可以允你招收一千流民,并且每人每月的军饷也有一两白银,伙食之事朕也会命人为你们安排好!”……“不过,朕只给你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朕会命李邦华领一千士兵与你比试一场。”    “到了那时,可不能丢了朕的脸面!”    “陛下放心,末将省得了!”    “好,朕封你的好消息!”    朱由检满意一笑:“去吧,莫要让朕失望!”    “来人,传旨工部尚书徐光启来见朕!”    随着樊旺离去,朱由检也朗声下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