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十三章 楚国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楚国 4 (第2/2页)


    “大王说得对!公子四处流亡,自然是见多识广。微臣听说,晋乃物华天宝之国,盛产垂荆之玉,不知若用晋国垂荆之玉与楚国白珩(音横)之玉相比,重耳公子以为如何呢?”说着,成得臣摘下自己腰间的白珩玉佩,递给内侍,示意内侍交给重耳。

    楚王:“给公子介绍一下,这位是成得臣大人。数月前曾在楚宋泓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狐偃、赵衰等人嗅出成得臣话语中不太友好的挑衅意味,暗中交换眼神,神经绷得更紧了。楚国君臣也都洗耳恭听,静待重耳如何答作。

    重耳接过白珩玉佩端详片刻,说道:“其实……各国所产宝玉难论高下、各有千秋。楚国白珩玉温润细腻、晶莹剔透、光洁无暇,确为玉中上品。”说完,他让内侍将白珩玉佩还给成得臣,没有对两者进行优劣比较。

    成得臣傲然说道:“那当然,白珩宝玉乃楚国所独有。不过,我们楚国可不止这一种宝贝!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公子一定早有耳闻,那可是天下至宝,连周王室的珍宝都为之逊色。不知在晋国,还有比垂荆之玉更珍贵的国宝吗?公子不妨说说,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啊!哈哈哈!”

    重耳未多思索,从容答道:“重耳认为,晋国之玉也好,其它宝物也罢,若只是赏玩配饰之物,便算不上国宝。我听说,能称得上国宝的,只有六样东西。”

    “哦?哪六样?”楚王饶有兴味地问。

    重耳答道:“足以庇护国家五谷丰登、避免水旱之灾的玉石,则宝之;可以布告国家福祸的龟甲,则宝之;足以用来消灾解难的珍珠,则宝之;足以抵御兵变祸乱的金皿,则宝之;足以供给生灵世代生存的山林、湿地、沃土,则宝之;可以使国家安康、百姓富足的贤臣,则宝之。除此之外,都算不得是国宝。”

    令尹子文一面听重耳侃侃而谈,一面不住地捻须含笑点头。

    “哈哈哈哈!”楚王听完朗声笑道:“公子说得好!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刀笔吏!”

    “臣在。”

    “将刚才晋君所言都给寡人记下来!”

    “微臣遵命。”

    成得臣本想有意为难重耳,使之自卑、尴尬、甚至出丑,没想到不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让重耳在大庭广众之下秀了一把口才,在楚王面前讨了一个彩头,心里十分晦气,脸上却不得不强装和颜。

    狐偃、赵衰、介子推、先轸等人则松了一口气,暗暗赞服公子言语机智、应答得体。

    楚王命道:“来人,设钟鸣鼎食宴飨晋君及从臣!”

    “是!”

    轻松欢快的鼓乐丝竹之声随之响起,只听乐官唱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

    稍顷,或手捧食盒、或手抬鼎食的膳人鱼贯而入,开始为客人设酒布菜……

    在旁门偷窥的香橼心想:“看得出来,父王今日心情甚悦。也难怪,这个晋国公子看起来相貌不俗,他刚才说的那番话,虽然她听不大懂,但似乎很得父王赏识,白胡子的令尹子文也在频频点头,说明对公子很是赞赏。好像只有成得臣始终板着冷脸,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这个人,平日就老是一副心怀鬼胎的模样,尤其老用那种……贪婪的目光看她,令人生厌,昨日差点踩坏雪儿,更加令她讨厌了。

    透过帐幔缝隙,香橼看到,晋公子的随臣们……都蓄着短须……一个个也还不错!哎?其中有个未蓄胡的年轻随臣,面色白净,生得好个清秀俊俏……”香橼一时看得入了神。

    大概是闻到殿内rou食的香味,雪儿突然挣脱香橼怀抱,纵身跃下,一溜烟跑入殿内去了……

    香橼急得不顾一切跟了进去。随她的几名宫娥却不敢妄动,只在她身后低声疾呼:“公主!公主!大王宴客,莫要入内!”

    香橼听到了,但担心雪儿惊扰客人,冲进殿内一心想将它抱回,可雪儿好像故意和她捉迷藏似的在茶几下面窜来窜去、忽隐忽现,让她一时进退两难。她偷觑父王,见父王只顾跟晋公子说话,对她视而不见。香橼调皮地吐了吐舌头,便猫腰去寻找她的雪儿。

    “雪儿!站住!别跑!雪儿!快过来!”

    雪儿乱跑一阵,最后在子瑄身旁停住,卧了下来。

    子瑄伸手将雪儿抱在怀里抚摸挠痒。雪儿竟然没有挣扎,顺从地任由子瑄将它交给香橼。

    香橼接过雪儿,感激地看了子瑄一眼,见子瑄也正用她清澈美丽的大眼睛温和、亲切地望着她微笑……

    “好个美君子啊!”香橼心下惊叹,不禁莞尔一笑,抱着雪儿羞涩地低头跑走了。

    子瑄从女孩的衣着打扮和举止判断:这应该是一位备受楚王宠爱的小公主。

    香橼抱着雪儿跑出大殿,突然感到自己手心微汗,脸颊发烫,心扑扑跳个不停。

    自刚才香橼进殿寻猫,成得臣的眼睛就一直在公主身上瞅溜,见香橼竟与重耳一名随臣眉来眼去,香橼走后,便盯着瑄儿下死眼里看了又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