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超级智者 (第1/2页)
转眼秋去。『≤, 整整一秋,陶商都在他的国公府中度过,终日与几位夫人快活。 不觉秋粮已下,正如陶商所预料的那样,诸州秋粮喜获丰收,尤其是许都、淮南等几地的屯田,皆也大获丰收,各地粮仓堆积如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问题已经解决,北伐再无后顾之忧。 要说后顾之忧,也就只余下曹cao刘表和孙策三路诸侯的威胁。 江东方面,孙策虽猛,但江东军精于水战而不精于步战,寿春兵精粮足,城池坚固,以徐盛率一万精兵驻守,已然足矣。 至于荆州方面,有大将廉颇在,还有陈登这员智士辅佐,以七千精兵屯于宛城,足以防范荆州刘表的威胁。 唯一让陶商有所顾虑的,就是关中的曹cao。 前番陶商对曹cao没有防备,那是因为曹cao刚刚进入关中未久,正集中精力跟西凉诸侯激战,料他也分不出兵马来威胁中原。 现在形势却不同了,根据细作最新来的情报,曹cao已收降马氏一族,并将最后的抵抗者韩遂包围在了金城,相信不出数月,就能够将之拿下。 韩遂一灭,曹cao就等于一统雍凉,实力再度大增。 那时,若陶商起倾国之兵北伐,关键时刻,倘若曹cao率雍凉精兵出关,由洛阳进攻中原,便可直接威胁到许都的安危,威胁到陶商北伐军的侧后。 曹cao这一路,确实不得不防。 为防曹cao,陶商已提前派英布,率七千精兵进入洛阳,拒守函谷关,防止曹cao在关键时刻捅他一刀。 不过考虑到曹cao麾下良将如云,智谋之士更是众多,英布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单以他一人,似乎无法独挡一面,单挑曹cao。 若想万无一失,就必须要英布配备一员顶级谋士,从旁辅佐方是万全之策。 陶商这下才意识到,自己麾下的谋士,竟是寥寥数人。 陈登在辅佐廉颇,张仪精于情报搜集,掌握着细作网络,不能轻易离开,算来算去,陶商也只有把自己最信任的谋士陈平,派往洛阳去辅佐英布。 只是陈平这么一走,他自己的身边反倒没有了给力的谋士,光凭自己的谋略,再加上吕雉偶尔的灵机一动,就想要攻灭袁绍,夺取河北,显然是不现实的。 “看来,先前只重武将,谋士太过于依靠陈平,也该是补充一位绝顶谋士的时候了……” 陶商心中已有打算,当即下令,从集贤馆招一员文士前来。 他要召一员谋士英魂。 “系统精灵,我又要召唤了,把智谋值1oo的谋士英魂,统统给我调出来吧。”陶商“财大气粗”,一开口就直接召满百的谋士。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一般点的人才,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陶商要用就要用顶级人才。 “嘀……智谋满百英魂名单已调出,请宿主选择。” 陶商脑海中,立时浮现出一串名单,陶商的目光便在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上扫来扫去,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上: 张良。 西汉开国功臣,统帅7o,武力65,智谋1oo,政治8o,初始忠诚度14。 张良啊,流传千古的一代智者,一员足以让陶商流口水的绝顶谋士。 秦末之时,张良投奔刘邦,成为其谋主,楚汉争雄中,献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之略,又主张穷追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的一统大业,立下不世之功。 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指的张良。 韩信、张良和萧何,号为汉初三杰,三人之中,刘邦若无其中之一,就有可能夺取不了天下。 今陶商召唤了萧何,凭借其治政奇才,将中原诸州打理到井有条,政通人和,奠定了北伐的基础。 而今,正是召唤张良,倚仗其奇谋鬼策,为自己一举诛灭袁绍,统一两河之时。 神思时,脚步声响起,一员瘦削的文士入内,拜在了陶商脚下。 “你叫什么名字?”陶商问道。 “属下姓赵名穹,字曰天,拜见梁公。”跪伏在地上的文士,恭敬答道。 “赵穹,赵曰天,好奇怪的名字……” 陶商心里嘀咕着,招手示意赵穹跪上前来,将手按在了他的头顶,郑重其事道:“本公知你深研兵法,智谋卓绝,乃不世出的王佐谋士,今本公为你赐名张良,望你如张子房那般,为本公多献奇谋,助本公成就大业。” 嘴上说罢,陶商心里又命令道:“系统精灵,rou身已经选定,开始召唤张良吧。” “系统友情提示,因英魂张良单项数值满百,召唤该英魂,系统将随机绑定召唤三名英魂,请宿主慎重考虑再做决定。” “不用考虑,就他了,给我召吧。”陶商决心已下,毫不犹豫。 项羽武力值满百,为自己击败了吕布,杀到袁绍惊落马下,颜面扫地,其所挥出来的巨大作用,是其他武将无可比拟的。 可以说,项羽一人,足抵数员当世顶级大将。 满百的武将威力如此强大,智谋满百的谋士,定然也能力强大,以一张良,换数员其他英魂,这笔买卖绝对值了。 况且,那三名绑定英魂,只是随机召唤于天下各地,也许还能为我所用,未必就会成为隐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既然如此,系统现在开始召唤,英魂载入,开始倒计时,十……九……八……” 跪伏于地的赵穹,身体进入僵固状态,整个人跪伏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倒数完毕,陶商松开了手,拂手示意他平身。 那个身形瘦削,原本还有些颤抖畏惧的年轻谋士,缓缓的站了起来,从容的淡淡道:“张良拜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