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出兵天竺 (第1/2页)
一路巡视下来,只见吐蕃百姓欢天喜地,见到李隆基他们跟见到老祖宗似的,欢喜不已。。。 吐蕃是奴隶制度,而唐朝是封建制度,是没有奴隶的,只需要解放奴隶这一条,就足以让吐蕃人对唐朝归心。 更别说,唐朝还要办学,允许他们的子弟上学,学有所成还可以做官,这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在以往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他们不能不喜。 一路上,那些吐蕃丁壮总是叫嚷着,想要从军,这是最大一个问题。 其余的问题,都是细枝末节,只要稍加调整就可以了。 一个月后,李隆基回到逻些,张说、宋璟、王毛仲他们先后回来了。 “经过一个月的巡视,我现总的来说还不错,唯一的大问题就是吐蕃丁壮叫嚷着要从军,埋怨我们没给他们机会。”李隆基与张说、宋璟、王毛仲他们聚在一起。 “我们的情况也差不多。”张说笑道:“他们想要从军,我们就成全他们。征召吐蕃丁壮从军,这是必然之事,眼下也该做这事了。虽说他们的战力肯定不如我们的军队,但可以做别的事儿,比如说驻守一事。容我们打下天竺,就派他们去驻守,大唐只需要在天竺驻一小支军队就可以了。” 打下一个地方,就要使用那里的力量,唯有这样,才能越战越强。使用吐蕃的民力,征召吐蕃丁壮从军,这是必然之事。 这些吐蕃人的战力不会有唐军那么强悍。但可以用来协助唐军。比如说驻守。维护秩序,押运粮草等等。 这会给唐朝节约很多人力,唐军只需要征战就可以。 “嗯。”李隆基深表赞成道:“这事得立即办理。李宽,你率五万军队驻守吐蕃,征召吐蕃丁壮从军,训练他们。” “太子,能不能不驻守吐蕃?末将想要打天竺呢。”李宽讨价了。 灭天竺多么荣耀的事儿,谁不想?李宽才不想驻守吐蕃呢。 “哪那么多废话?要你驻守就驻守。”李隆基脸一沉。 “那好办。末将遵命。”李宽一缩脖子,忙道。 对于李隆基,众将是又敬又畏,一见李隆基沉下脸了,李宽尽管不愿,也不得不照办。 “你记住,征召吐蕃丁壮,训练他们这事儿非常重要。”李隆基一脸的严肃,道:“容我们打下天竺后,这驻守一事。不可能派出大军,要让吐蕃人来完成。你一定要把他们训练好。若是有问题,唯你是问!” “太子请放心,末将一定办好。”李宽忙拍着胸脯保证。 “治理吐蕃的后续事务,就交给宋璟了。我们,准备征战天竺。”李隆基大声下令:“大军开始朝天竺边境集结。” “万岁!”众将齐声欢呼。 灭天竺这事儿早就决定了,只是因为要治理吐蕃,大军要休整,暂时无法出兵,这让将士们颇有些不耐。如今,李隆基终于下达了出兵的命令,谁能不喜? 李隆基一声令下,唐军一队队开赴天竺边境,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知道么?我们这次要灭天竺了呢。哈哈,要灭天竺了。” “天竺啊,那里有很多糖呢。到了天竺,别的不多,糖管够,你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包你吃得想吐。” “天竺还有很多大象,象牙不少哦,弄点回去,也是荣耀事儿。” “听说天竺虽大,却是四分五裂,就象我们华夏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征战不休。大唐要灭天竺,不费吹灰之力。” “这还要你说?你知道传奇使臣王玄策么?他用借来的万把人马,就横扫了半个天竺,打得天竺跪地求饶呢。” “王玄策?我听说过的事儿,这是一个了不得的英雄豪杰。他凭借来的万把人马,就能杀得天竺人仰马翻,更别说我们这次出动数十万大军,还不马到成功?” 唐军在开进的途中,大声叫嚷,议论纷纷,对灭天竺有着十足的信心。 天竺与唐朝相距甚远,两国很少有交集。真正让唐人知道天竺情况,是因为王玄策这个传奇使臣。对于王玄策的事儿,唐人几乎是妇孺皆知,那太富有传奇色彩了。 王玄策仅凭借来的万把人马,就能横扫半个印度,而这次唐朝出兵二十多万,还灭不了天竺么? “大军已经到达天竺边境,我们也该出了。”李隆基召集众将道:“这一战,我们务必要灭了天竺。” “呵呵。”众将出一阵畅笑声。 “太子,天竺使者求见。”就在这时,高力士进来禀报。 “甚?天竺使者?”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个个一副听错了的表情。 “没错,就是天行使者,求见太子。”高力士肯定一句。 “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