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巴山阅兵! (第2/2页)
br> 刘禅仿佛看到了自己投降曹魏以后的情况,所谓的乐不思蜀,又何尝不是一阵无奈? 一边的刘贤顿时有些兴奋的看了过来,他是刘度的儿子,刘度多少和汉室也沾点亲,顿时有些幻想刘禅也能认他这个亲戚。 刘度只是刘表的亲戚,汉室宗亲的亲戚,就未必是宗亲了,这不能怪刘禅不忍他。 “干杯——” 成都,杨仪和蒋琬把竹简往箱子里装,成都这边由张裔,蒋琬,董允坐镇,诸葛亮率杨仪,向朗前去汉中,cao练兵马,准备北伐。 诸葛亮抱着诸葛瞻,孩子在他怀里显得很不安,时不时伸着手,想去抓mama的手。 诸葛亮顿时有些心疼,人心都是rou长的,事实上诸葛亮的感情也是很细腻的。 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是不会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 诸葛亮把儿子递给妻子,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大步往前走。 “母亲,保重——” 诸葛乔行礼,跟上诸葛亮,往府外走去。 黄月英抱着儿子,微微转身,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想哭的样子,此刻刚生了孩子,老公就要去汉中,心里当然有些割舍不下,但是她很清楚,自己不能拖他的后腿。
他从来不是自己一个饶,他是整个季汉的,丞相是季汉的信仰和希望,也是一个理想国度的希望。 虽然就刘禅现代饶看法,丞相的国度也是理论上的理想,毕竟人性都是贪婪的,一旦继任者不在公正廉明,理想的国家也会迅速堕落。 但是,丞相的国家,相比于汉朝来,的确是比较先进的体制,尤其是在抑制土地兼并这一块。 国家租田的模式,能打破士族对土地的垄断,只要百姓有田更,税收简单明了,没有那些杂七杂澳,百姓的生活就不会差到哪去。 诸葛亮没有回头,他很明白,一旦踏上北伐,他就没有回头路,不成功便成仁! “东吴那边使者来了,你们好生招待,然后就以等陛下回来为由,搪塞他们,记住,千万不要跟他们争论。” 诸葛亮拉着张裔和蒋琬的手嘱咐道,季汉的臣子都少有些血腥,忍不住就会开怼。 此刻刘禅拒绝了孙登的婚事,在外加上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不得不,他这个兄长献的计谋,还是很有水平的。 “谨遵丞相教诲。” 张裔和蒋琬恭敬的行礼,北伐在即,作为丞相的心腹,当然要尽力协助,不能给丞相拖后腿。 这是属于中年人才特的家国情怀,热情冷却以后,唯有坚守永恒! “丞相——” 杜琼带着百官前来相送,不得不,杜琼这人虽然和诸葛亮不是一路的,但是格局还是很高的。 一致对外的时候,他会放下自己的偏见,带着文武百官过来送别,也算是一种对北伐的支持。 益州士族不赞成北伐,但是也是不愿意投降的,毕竟此刻益州士族有骨气,不愿意像曹魏士族低头! “我此次去汉中,朝堂之事还请杜太常多多费心。” 事实上诸葛亮一直在拉拢杜琼,毕竟有杜琼的支持,北伐肯定如虎添翼,但是阶级立场注定两人貌合神离。 “丞相放心,我等都是大汉忠臣,自然为国家,为社稷不惜余力。” 杜琼起客套话来,如果能阻止北伐,他到时候该干嘛还会干嘛,这就是政客,你只能看利益,不能看他了啥。 诸葛亮行礼,朝各位大人拜别,没有什么丞相的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