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张安平:我这一亩三分地(完) (第4/4页)
营,疑似作为陪练对象。 …… 张安平发出的电报,被处于上海外的中转电台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便按照原文转发给了重庆本部。 重庆,罗家湾19号。 忙碌的电讯处收到来自上海的电文后,第一时间便将电报转送译电部门。 电报翻译出来后,译电科一看是报功的电报,自然二话不说便将电报送往局长办公室。 一个多小时后,另一份又来了,译电科翻译出来后再度将电文送去局长办公室,正好碰到了从侍从室回来的戴老板。 “局座,上海区新到的电报。” 戴老板接过一看:“是不是还有一份?” “一个小时前来了一份,应该在您办公室。” 戴老板瞥了眼办公室的门锁,望向了留守的秘书,秘书点点头后,戴老板交代道: “以后上海那边的电文,我不在的时候先不要送过来。” “是!” “下去吧!” 打发走了译电科长,戴老板才示意秘书开门,步入办公室后,抄起了桌上密封的文件袋,掏出了里面的电文看了起来。 “请功?” 戴老板看着电文的内容,神色慢慢严峻起来。 这是请功吗? 这他妈分明是告状啊! 他忍不住嘴角抽搐,许忠义、姜思安二人,是上海区的核心王牌,许忠义遭遇乌龙刺杀,这种事脱离外甥掌控的事,的确恼火。 “看样子得暂时叫停下了。” 搁下第一份电报,他随即看起了刚刚只扫了一眼的第二份电文。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的冷意也越来越重了。 六人阵亡、三人变节、二十一人被捕——不,现在是九人被捕。 短短一个月时间,上海直属本部的九个潜伏组,就损失了三十三人! 也难怪外甥会发这种“请功”电文——虽然有越权的意思。 随着继续阅读,戴老板的神色变得……玩味起来。 特攻训练营?! 在戴老板看来大概是跟狙击手集训营一样性质的训练营——作为一个因狙击手集训而得到军方无数示好的受益人,戴老板很清楚这种训练营对战术的影响意义。 君不见日本人到现在,还时不时的要炸一波重庆周围的荒山吗? 但冈本平次是谁,他更清楚! 所以,电文中这部分的内容在戴老板看来,无疑是外甥在嘚瑟的宣称: 我又要出大招了! “日本人真会选啊!还把这么多我的人拉过去当陪练——这是巴不得让这小子早点动手么?” 戴老板不禁失笑。 这两份一前一后的电文,所透漏的意思他已经吃透了,翻译成张安平的话,应该是这么说的: 【表舅啊,我又要搞大动作了,你看能不能让你手里的这帮小家伙消停消停? 他们太不经事了,一个月的战损比我半年的战损还严重,我是真的瞧不上他们! 你看,上海这山旮旯,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干啥事您还是看我的吧!】 戴老板脑补出张安平嬉皮笑脸跟自己说话的样子,又忍不住失笑。 他本是一个偏严肃的人,但为嘛外甥总能让他开怀? “来人!” 待秘书进来,戴老板下令道:“给上海潜伏的九个组下令,命他们停止刺杀活动——等等!” 戴老板沉吟起来。 他在上海的落子偏多,主要原因是上海的位置和意义很重要,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上海给日本人造血。 所以才在淞沪会战期间,不断的在上海落子。 九个潜伏组、特一区、特别组上海站等等,都是为了让日本人不能顺利从上海抽血所布局。 但事实证明,只有外甥有能力、有手段在敌我作战最残酷的上海如鱼得水,二区和上海站只会抱着外甥的大腿。 三区合一期间,他唤醒了九个潜伏组——他认为经过一年多的潜伏和发展,九个潜伏组虽然不能像外甥这样在上海搅风搅雨,但肯定也能让日本人坐立难安吧? 可从现在的结果看,这九个潜伏组……表现真的是差强人意。 虽然刺杀了不少汉jianian,但论影响力,真的是……不入流。 这么说吧,他们刺杀的汉jianian,除了许忠义,其他人在张安平的手上,都是在电报中不配提名字的存在! “既然这么不堪,不如全交给这臭小子吧。” 做出了决定后,戴老板重新下令: “给上海的九个潜伏组下令,命他们从此以后,接受上海区副区长张晓的直接领导。” 秘书闻言提醒: “局座,这样一来,本部在上海直属的力量,就剩下法租界巡捕……” “我知道,就按照这个发出去吧!” “是!” 秘书领命走后,戴老板收拾电文,嘀咕道: “我是不是……忘了什么?” …… 1938年10月1日,军统局本部做出决定,将直属本部的九个潜伏组,一并交给上海区副区长张晓领导。 收到电文的张安平,看着电文上的文字,忍不住呢喃道: 上海,我这一亩三分地…… 本月更新14W。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