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甩锅 (第2/2页)
们根本无法掌控荷属东印度。 为了表达澳大拉西亚的诚意,我愿意用王室的身份,花费3000万澳元购买荷属东印度,并且和贵国签订一份友好条约,加强荷兰与澳大拉西亚的贸易往来。” 荷兰人此时想要收回荷属东印度是根本不可能的,目前的荷属东印度局势不会允许荷兰人收回荷属东印度,阿瑟也不会允许。 与其做白日梦想着收复荷属东印度,不如在和澳大拉西亚的条约上多赚取一些利益,也算是在其他地方找补了。 要是错过了阿瑟的好心情,再想要找补那也就没希望了。 “陛下,这。”虽然已经做好了失去荷属东印度的准备,但荷兰大使明白,他不能快速接受这样的事实。 哪怕明知道反抗没有任何希望,至少也得进行一分争论。要不然,愤怒的荷兰民众会将政府吞没,他这个一手达成荷属东印度丢失事实的大使,也会遭到所有荷兰饶怒视。 “不着急的,大使先生。”现在主动权在阿瑟的手里,阿瑟可丝毫不着急。 看着眼前仍旧十分恭敬的荷兰大使,阿瑟笑着道:“伱可以先和荷兰政府联系,询问荷兰首相的意见。 等到贵国态度有所松动了再来找我也不迟,对澳大拉西亚来,任何局势都可以挽回。” 虽然阿瑟不急,但这不代表荷兰政府不着急。 巴达维亚被攻破不仅代表着荷属东印度的全面失守,同样也代表着驻守在巴达维亚的数万军队已经面临十分严重的危险境地。
如果不尽早解救这些军队,很有可能这数万军队一个人也保不住。 但其中真正的荷兰人只有上万人,但荷兰人又怎么能够承受上万饶损失呢? 再加上荷属东印度的丢失,恐怕愤怒的荷兰人会直接换个政府,顺便将政府的所有人全部送上断头台。 但看着阿瑟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荷兰大使也明白此时想要商谈已经不可能了。 致歉离开之后,荷兰大使就紧急联系了国内,表达了阿瑟的态度,并且请求国内的决定。 此时的荷兰政府已经十分混乱了,巴达维亚被攻破并不是一件事,不仅能够影响这届荷兰政府,甚至还会影响到王室。 对此,威廉明娜女王下了死命令。在保不住荷属东印度的前提下,必须要保住荷属东印度的所有荷兰士兵。 那些混血人也要尽量照顾,尽量减伤亡是目前最应该做的,至少也要表明政府尽力了,只是敌人太强大的态度。 荷兰首相也明白这是自己赎罪的唯一机会,向荷兰大使下达了命令,尽可能为荷兰争取利益,包括将购买荷属东印度的资金提高到一亿澳元。 按照荷属东印度带给荷兰政府的收入来看,一亿澳元荷兰政府都是吃亏的。 但如果是在荷属东印度保不住的情况下将荷属东印度出售给澳大拉西亚,为荷兰挽回损失的话,这就变成了功劳。 荷兰首相很聪明。虽然明知道这次事件背后肯定有澳大拉西亚的影子,但一个列强国家是肯定得罪不起的。 相较于澳大拉西亚来,穆罕默德显然是那个更好得罪的,还能够轻易的将所有责任甩到默罕默德的身上。 加上已经被俘虏的无能总督迪尔克,有着这两个人背锅,政府的责任能够甩清大半。 毕竟荷兰的援军还没有抵达,荷兰本土距离荷属东印度遥远的距离也是事实,政府的责任其实也没有多少。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一方面让荷兰大使尽快和澳大拉西亚达成妥协,营救在巴达维亚附近的荷兰军队。 另一方面,荷兰首相也让人紧急刊印一些解释这场战争的新闻报道,其中就以大量的笔墨书写了穆罕默德的叛变以及迪尔克总督的无能,准备随时甩清自己的责任。 要知道,迪尔克总督可是荷属东印度政府和军队的领导者,在荷属东印度的地位堪比土皇帝。 让这样身份的人来为政府背锅也完全足够,反正民众还是很好愚弄的。 威廉明娜女王不想沾上责任的前提下,王室也不会为迪尔克总督话。 甚至反过来来,如果甩锅很有效果的话,威廉明娜女王也会紧急的将所有责任转移到迪尔克总督和穆罕默德的身上。 威廉明娜女王和政府的联合甩锅,在荷兰绝对有着奇效。 只要能够愚弄那些蒙昧无知的底层民众,其实也就相当于甩清了自己的责任。 至于丢失荷属东印度对荷兰来损失有多么惨重已经不重要了,作为一个政客,优先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政治生涯。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