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朝闻道 (第2/2页)
再次缩小,毁坏了屋顶,烧焦了土地,时刻都在朝着中心靠近。 修行者心中惊惧,难道他们真的都不怕死吗? 书院的学生们都不紧张。 这些个修行者啊,什么都好,就是文化啊,太低! 既然来了,就得给你好好上一课,不然怎么感受我们曾经的痛苦……啊不是,曾经受到的欢欣鼓舞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虚空中传来战鼓声。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 随着在场数千人的齐声吟诵,汇聚成为一声。 虚空中忽然撕开了一道裂口。 一个人影出现。 万目睽睽。 要问,谁有资格成为万世师表,教训教训这帮修行者呢? 当然,人选有不少。 此刻,最合适这个氛围的,那当然是孔夫子本人了! 神秘的光芒掩去,那人出现在现场。 这一瞬,所有人都呆住了,连凌云霄都呆了。 怎么说呢? 虽然知道,这是先天道缘第一次这么应用,难免会出现失误,可还是让人有些诧异。 当然不至于是找错了人。 可是这人虽然没错吧,时间却不太对。 出现的人,赫然是孔子的童年时期。
场面一时沉默。 在天星书院内部,流传着一个和大师兄有关的笑话。 假如将来有一天,人们发现了大师兄的坟墓,在他的坟墓里找到了一大一小两具尸体。 考古学家称:大的这个是大师兄,旁边这个,是大师兄小的时候! 乍一听令人发笑,细思起来又觉合理。 像这样的地狱笑话,若干年后,凌云霄自己也听说过,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细想起来,都没有见到孔子小时候的离谱感。 在他的认知中,孔子应该没有掌握时间穿越技术,虽然一辈子生活在周朝,眼前所见却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 他一辈子都想恢复周朝礼制,应该做梦都想回到这个梦幻般的年代。 结果在这个时空诡异的修仙世界,孔子本人真的来到了周朝的巅峰时期。 这一下,书院所有人都慌了。 我去,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是想找个大贤至圣先师来撑撑场子。 结果找来了他的小时候。 但怎么说呢,圣人就是圣人,小时候也不凡。 在这个场面下,丝毫不慌,作揖问道:“敢问诸贤尊圣,何事召我?” 那能怎么说? 没事,就是找你过个场子,一不小心找错时候了。 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呀。 或者说,没事,就是找你过来玩会。 这也不对。 倒是修行者这边,不明真相,又暗自不服。 搞这么大场面,以为是要斗法! 还派了这么个小童,这还得了? 就有人上前喝问:“小子,我且问你,何为道?” 书院的人都慌了。 这要是给孔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怎么办? 他还写不写得出《论语》了? 咦?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后世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本质上,论语就是被问出来的,他抗压能力必定一流啊。 此役,反倒能锻炼他幼小的心灵。 孔丘,字仲尼。 他抬起头来,似乎是朝凌云霄这边望了一眼。 只见幼时的他拱手答道:“道如山岳,吾生如泥;道如天光,得一而望之,是为幸也。是故,吾生而为孔,既见山岳,又见天光,朝闻道,夕死可矣!” 活久见! 孔子亲自解答自己的话。 他是说,道就像是一座山那么庞大,我这辈子只能占到泥土那么一点。道又像是天上的光芒,哪怕能见到一点,也是莫大的幸事。所以,我存在着,就必然是为了窥见那么一束光,当我见过山岳,见过天空的光芒,在黑暗来临时,宁愿为之而死的事情,可以称之为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