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完美的单晶 (第2/2页)
叶片并不是每次制造一个,而是一组,一般是4-6个。 即便是试生产也一样。 因为后续的检测中有很多破坏性项目,需要多准备一些样品出来。 从表面上看,这些叶片显得有些其貌不扬,甚至灰蒙蒙的,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高精尖产品的样子。 但对于在场的内行人,却能看出来,这些产品至少没有缩孔、雀斑、条纹晶之类能够被rou眼一眼看出来的缺陷。 相比于之前那些能直接进教材的废品典范,已经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当然,晶体层面更加细节的部分,还需要用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测。 “快,送到检测中心做全面检测,尤其是合金形貌和元素组成,尽快出结果。” 马立平回过头,把样品交给身后的一名助手。 原本,黎明厂对于这类检测,一般都要送到外面去进行,就像是两年以前常浩南要做的那样。 但在精密铸造中心建立起来之后,他们斥巨资购买了一批设备,大大减少了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 很快,经过复印之后的几份X射线探测和电镜检测结果就被送了回来。 马立平几乎是把报告抢到了手里,对准不远处的灯光,摘掉眼镜之后凑到近处仔细查看起来。 “横截面树枝状结构、十字花瓣形貌…………” “一次枝晶沿竖直方向生长,间距373μm,二次枝晶臂平行分布,间距为80μm……” “枝晶干平均尺寸450nm,枝晶间670nm……” 随着报告越来越往后翻,他的表情也从紧张变为轻松,最终变为狂喜。 然而,就在他翻到测试报告的最后一页,已经准备开香槟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突然凝固住了。 “铝元素纵向偏析系数0.82、钴元素纵向偏析系数2.60、铼元素12.28、钨元素32.21……”
“γ/γ′共晶相含量13.6%……” 马立平满脸发懵的表情抬起头,看向旁边的常浩南: “常总,这……这共晶相含量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而且……而且虽然杂质元素的总体含量很少,但分布却不均匀,影响性能的铼和钨元素几乎全部集中在叶片根部,对于工作稳定性很不利啊……” 其实,最一开始听常浩南说能一次成功的时候,马立平甚至是有点想要看对方吃瘪的心态的。 但现在,真正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他却又感觉完全不能接受。 明明前面的检测数据都很好,怎么偏偏到最后这块出问题? 九十九拜都拜了,最后一哆嗦没哆嗦明白,这才是最让人懊恼的。 然而,不远处的常浩南却半点看不出着急,正低头拿着另外一份资料写写算算…… “常总?” “马主任,你太着急了……” 过了一会之后,常浩南重新抬起头,把手中那份之前未曾拿出来过的资料递给马立平: “我们这是试生产,每个工序后面都要进行一次检测。” “后面还有一个热处理没有完成,现在的叶片还只是个半成品,自然不可能哪哪都完美。” 被这么一说,马立平才意识到自己糗大了。 不是最后一哆嗦没哆嗦明白,而是人家根本还没开始哆嗦…… 他当然不是不知道叶片成型之后还可能有后续的处理工艺,但刚才或许是过于紧张,脑子一片混乱。 相比于主持工艺设计的常浩南,他似乎更加关心则乱一些…… 想到这里,马立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低头看向常浩南刚给过来的资料。 这是一份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的表格。 他很快看出,这是一份热处理工艺的参数表。 而每一种工艺所对应的,正是半成品所存在的不同缺陷。 也就是说,常浩南竟然已经提前把可能的检测结果给预测出来,并针对性地做出了不同的热处理方案。 现在只需要按表选择就可以! 在这一瞬间,马立平突然觉得…… 就这样吧。 他之前就一直好奇,常浩南准备怎么应对晶体铸造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环境波动所导致的产品差异。 结果,人家直接给全算出来了…… 与此同时,常浩南已经把选择出来的热处理参数交给了一直等在旁边的工段长: “刚才选工艺的过程你应该已经看过了,以后照着我的方法做就行,去处理吧!” 后面的等待过程,相比于之前,反而显得有些无聊了。 常浩南的准备已经做到这个离谱的程度,众人哪怕刚刚还对试生产的最终结果有点担忧,现在也基本都把心态给稳住了。 不出意外地,当经过热处理之后的最终样品检测结果再次被送过来时,元素偏析情况和共晶组织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缓解,γ′相的含量几乎比之前提高了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几乎就是一块完美的DD8材料单晶! “涡轮叶片,这就算是……造出来了?” 刚刚一直没怎么开过口的何明只觉得这世界好像有点不现实。 常浩南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把手里的叶片重新放回盒子里面,然后转过身: “好了,既然这块难题已经攻克,那么燃烧室和涡轮两个子系统的生产,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