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6章 GPS导航干扰测试 (第1/2页)
领导叫你去家里吃饭,哪怕嘴上用的是疑问句,也不能真当成一个问题—— 你要是回答不去,那这个工作关系以后就不太好维持了。 更何况,常浩南在主观上也确实想去慕名拜访一下。 丁高恒的妻子,是我国水下运载火箭,也就是潜射弹道导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一位声名赫赫但又十分低调的老前辈。 见到常浩南几乎毫不犹豫地点头,丁高恒乐呵呵地戴好帽子,又把收拾好的公文包拎起来: “走吧,坐我车一起去,吃完之后再让小朱去接你……” …… 与此同时,金陵,大校场机场。 徐洋从一辆解放卡车的副驾驶位置跳下来,跟后面一辆车上的几个人一起,把货箱里面放着的一个圆柱状设备小心翼翼地卸到了停机坪上。 相比于在清早或者傍晚还有些寒意的京城,长江沿岸的气候已经明显进入了仲春时节。 不过对于徐洋一個地道的京城人来说,这里的气候反而不太容易适应。 她轻轻吸了吸鼻子,只觉得身上被刚刚一路上漫天飞舞的悬铃木飞絮搞得有些不舒服。 不过眼下这个关键的时候,她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郭工,你去后面把测试小车卸下来推到这边,再最后检查一下,确保没有任何故障!” “其它人,一组去测试区域布置测控点,二组到跑道末端准备回收测试设备,三组调试一下干扰机……” 一片嘈杂之中,徐洋从车上拿起一个大喇叭,对着人群有条不紊地下着指令。 大概半个月之前,正在实验室的她突然接到了一个直接来自国防科工委主任的电话。 对方传达了常浩南的意思,表示他们之前一直等的军用GPS接收模块已经拿到,并正在送往金陵电子14所的路上,希望她能尽快过去,把GPS干扰设备的项目收收尾。 于是,徐洋就打了个飞的,从京城赶到了金陵。 实际上,14所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GPS干扰机的主要硬件部分,这次需要徐洋处理的,主要是按照新算法编写软件部分,以及对最终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根据常浩南和徐洋的预想,这个干扰设备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对付GPS制导的弹药,比如巡航导弹或者JDAM这类卫星制导炸弹。 但测试过程肯定不能这么来。 那台被俘获的无人潜航器上,算备份一共只有两套GPS接收模块,其中一套已经被装在干扰机里面,用来对信号进行转译和分发了,能用来测试干扰效果的就只剩下一台。 先不说如今华夏手头并没有现成的卫星制导武器可用,就算有,也不可能真把这仅存的一套独苗从天上往下丢。 那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万一第一次测试不顺利,连重新来过的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常浩南还想着在测试流程结束之后,最大限度利用剩余价值,再把第二台干扰机也给造出来…… 所以,最终测试方案中的被干扰对象,就成了一个GPS制导的小车,可以进行简单的转弯cao作,从而驶向预定目标。 不过,这个制导并不是自动驾驶。 小车的行动逻辑是跟炸弹一样的,发现路线偏移之后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拐弯,直到跟设定路线重合为止,中间并不会避开任何障碍。 所以这个测试必须得在一片极为开阔的地方才能进行。 选来选去,就只有机场勉强能符合这个条件。 于是才跟空军进行了一番联系,借用傍晚时分,飞机都已经归航的大校场机场作为场地。 “徐工,检查过了,硬件和软件都没发现问题。” 郭林推着一辆大概有半人高的金属小车从远处过来,一边走一边说道: “不过正式测试之前,我觉得还是先来一组对照试验为好,看看它在未受干扰情况下是怎么工作的。” 徐洋果断地点了点头: “走吧。” 然后便和几个同行的工程师一起,推着小车向已经设定好的测试出发点走去。 “徐工,这个GPS干扰吊舱,感觉常总那边很着急啊?” 路上,郭林闲来无事地随口问道: “这半个月功夫,他打电话问过我四次进度,虽然每次都没多说什么,但按说不至于这么频繁才对。” “四次?” 徐洋轻轻挑眉: “我怎么一次都不知道?” 郭林擦了擦额头上流下来的汗水: “呃……常总担心你有压力,所以每次都特地嘱咐我,在项目进入测试之前别跟您说。” 听到这个回答,徐洋心态复杂地微微撅了撅嘴。 在她的科研生涯里面,这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在进度这块特别照顾。 之前一直都是她放慢节奏去适应别人。 “行吧……” 徐洋随手理了下被风吹乱的头发: “不过,他之前确实无意中跟我说过,希望这个东西能在明年春天之前投入使用,还说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明年春天之前?” 本来郭林只是随便一问,但这个突如其来的时间点让他有些奇怪: “这个时间有什么特殊的么……还是常总有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