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 (第2/2页)
/br> 前者自不必说,论文上封面次数最多的就是她,在这方面有经验。 而后者虽然是市场部负责人,但平时也处理一些宣传方面的工作。 毕竟火炬集团最大的金字招牌其实是常浩南本人,过去也没有太多需要额外宣传的任务,单独设个宣传部有点太浪费了。 就一直让杨慧梅兼着。 后者一开始当然是拒绝的,不过跟刘洪波差不多,看在常浩南,以及常浩南给发的工资面子上,最后还是真香了。 …… “要做一个跟火炬集团有关的论文封面?” 徐洋轻轻理了理因为一路小跑上楼而有些凌乱的头发,又整理了一下思绪: “因为咱们没有和爱思唯尔签过赞助合同,所以期刊封面上是不能出现明显商业宣传内容的,更何况CMAME又是顶刊,管的更严一些……” “我知道,所以这不是才把你们两位找来,想想看有没有什么比较隐晦的办法。” 常浩南回答道。 而坐在徐洋旁边的杨慧梅关注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常总,你论文上封面了?” “顶刊封面?” “还是插队上的?”
她的研究方向虽然并不涉及具体技术,但SCI论文也有管理学/运筹学方向,所以对于这些东西还是有概念的。 90年代末这功夫,华夏别说科研强国了,连科研大国都算不上。 能在一份稍微不那么水的SCI上发表论文,就差不多可以到一些普通高校谋个教职。 就连二作乃至三作,在某些场景下都是有价值的。 杨慧梅作为京航大学教授,也就发过两三篇SCI而已。 至于什么顶刊,什么封面…… 那想都没想过。 徐洋转过头,用十分疑惑地眼神看向目瞪口呆的杨慧梅,似乎很不理解她的大惊小怪: “也还好吧,上次那篇不也是这样么?” 她说的自然是那篇让常浩南和她两个人直接化身DE算法教父教母的控制学论文。 “还有上次?” 杨慧梅又不研究控制理论,只是听说过常总之前发过一篇非常牛逼的文章。 专业不同,她也没去看过内容。 更不知道其中一些具体细节。 当然,她现在已经知道了。 看着面前的两个妖孽,杨慧梅内心中浮现出一种无力感。 “我何德何能跟你们两位卧龙凤雏坐在一起对话……” 扶额.jpg 看着有些颓唐的杨慧梅,常浩南觉得,哪怕出于对员工的关心,也应该鼓励一下对方。 否则她工作效率降低了,最后还是自己受损失。 “其实发论文只是证明自身价值的途径之一,往其它方面想一想,杨教授在商业领域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嘛……” 乍一听到这句话,杨慧梅心想也对,很快重新振作起来,开始讨论杂志封面的设计问题。 如何用比较隐晦含蓄的办法表现出火炬集团的特点。 最后的结果是,在封面上加入一个不带标识的、TORCHMultiphysics软件的计算封面…… 方案定下来之后,杨慧梅便起身离开,准备返回自己在另外一栋楼里的办公室。 但是走在路上,她越想越觉得不对。 “在商业领域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杨慧梅停住脚步: “这不就是说我在学术界已经没指望了???” 但她好像又无法反驳。 更无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