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 商业?还是艺术? (第2/2页)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你一定要考虑清楚才行,因为这将决定着你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极限。” 说到这里,澹台文慧的脸色变得严肃而又郑重。 叶梓点了点头,又给澹台文慧的杯子里续上水,随后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默默的思考起来。 商业?还是艺术? 怎么搞得像生存还是死亡一样,有这么难以选择吗? 对于其他歌手,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陈义臣走的肯定就是商业型歌手的路子,这也是绝大部分歌手选择的道路。前文提到的李亚铭就是典型的艺术型歌手,介绍他的作品和专辑的时候,往往会用到一个很关键的词语——“最具商业性的”,比如李亚铭“最具商业性的”专辑是xxx等等。这样的一种介绍,其实就已经把两种类型的歌手完全区分了开来。 别人我们不管,问题是叶梓会怎样选择? 叶梓的第一感觉就是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重,但是立刻就被他自己给否定掉了。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叶梓努力的方向,但是目前来说叶梓还做不到这一点。他现在这张专辑里的所有歌曲几乎都是商业歌曲的代表,包括大受歌迷和专家鼓励的那,从它的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一商业型作品,哪怕它的歌词借鉴了古诗的意境,遣词用句也非常讲究。 其实作品本身并没有商业型和艺术型的绝对差别,差别集中体现在歌手身上。商业型歌手的一切作为都是以盈利或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为主要目的,哪怕他演唱的是最纯粹的艺术歌曲,他的目的也是在赚钱和提升知名度上面。而艺术型歌手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某些主张或是某个观念,赚不赚钱、名气大不大这些反而是其次的东西。 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吗?当然可以。 比如台海的罗大友就做得很好,这一位人人皆知,就不多说了。 而且基本上所有歌手都会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但是侧重点就会非常不同,真正极端的例子反而非常少见,李亚铭在做专辑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商业性的存在。所以刚才澹台文慧说的虽然严肃,实际上她的问题就是让叶梓选择自己的侧重点。 “慧姐,第一张专辑我还是要以商业性为重,不过我希望今后能够向艺术型歌手的路子慢慢转变。但是慧姐我要提前说明,我不会走到纯粹艺术的那条路上,那是一条孤芳自赏的死路。” 叶梓斟酌着自己的语句,慢慢的说道。 “我认为艺术和商业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我希望寻找到一条能让两者共同存在的道路。” “好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寻这条道路吧。”澹台文慧非常清楚的再次出信号:“mJ找到了这条道路,更早一点的The/Beat1es同样找到了这条道路,台海的罗大友、李宗胜他们也都在做非常有益的尝试,虽然他们的尝试都不能算是完全的成功,但是珠玉在前,总能让我们借鉴一下的。” “怎么样叶梓,我可是很有诚意的。”澹台文慧伸出手来,面带微笑看着叶梓。 “好,慧姐您有诚意,那我也就决定了,希望合作愉快。您看……我们什么时候商谈一下合约细节?”叶梓同样伸出手来,跟澹台文慧紧紧相握。刚才这会儿聊下来,他能感觉到澹台文慧的诚意,再加上蔡爵士和孙云老师的推荐,叶梓也是当断则断。 当然,具体细节那肯定还是要继续商量的。 “嗯,合作愉快。”澹台文慧开心的笑道:“不过合约细节方面先不用着急,你先想想,有些地方回去之后我也要好好斟酌一下。” “这样吧叶梓,”澹台文慧放开叶梓的手:“今天我们先谈到这里,明天我们再继续谈。你先考虑一下你的要求和条件,我这里也会针对你的情况做一些改变,到时候希望这份合约我们双方都能满意。” “这份宣传计划我先拿回去仔细看一下,明天我会带上具体修正措施跟你再次商量。” 这是好事。 很显然,澹台文慧是想将这份计划的优化方案作为签约礼物送给叶梓。 还未签约就已经开始正式干活了,叶梓当然欢迎之至。 “谢谢慧姐,那我们就明天再谈。”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