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忙!忙!忙!(完) (第2/2页)
钱来计算。” “这样算下来,一张专辑的成本支出是四块加上一块,那就是五块钱。还有一些税收之类的支出,我们就按照一盒磁带总计五块五的成本来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歌手们静静的聆听着,谁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这样的发行内幕绝不是他们能够去打听到的,能够了解谁也不想错过。 也只有这样的计算,才能彻底打消他们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 “磁带的出厂价一般是20%到30%的利润空间,我们按照最大数来算,那就是还要去掉三块两毛四。” “好了,一盒磁带的利润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算出来了,那就是十块八减去五块五再减去三块两毛四,应该是两块零六分,就算两块钱好了。” “这是每盒专辑最低的利润数字。” 张磊一口气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歌手们立刻又开了讨论。 “怎么样怎么样,我说的吧,只要卖出五万盒磁带投资就收回来了。” “不对啊,要是仅仅只能收回投资,那张磊做这个专辑好像也没多大意思吧?” “怎么会没意思呢?出了专辑跟没出专辑能一样吗?不说别的好了,场费再往上走一走那是很有可能的。” “不太可能吧?他现在已经是最高了,还能涨到哪儿去?” “我说你们都在瞎想,就以张磊现在这几首歌来看,我感觉怎么也不止卖五万盒,八万盒到十万盒那还差不多。” “八万到十万?会有那么多吗?那我们投资进去,不就能赚到钱了?” “对呀,我怎么忘了这个呢?” “嘘,先别说话了,听听张磊自己的预估是多少吧。” …… 张磊再次拍了拍手,歌手们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好了,我们继续。” “刚才我就说过,对于这张专辑的前景我很看好,那么我要问一问大家了,你们猜这张专辑到底能卖出多少盒呢?” 张磊微微一停,下面的这些歌手已经喊了起来。 “五万盒,不亏本就行。” “切!你也太小心了吧?我猜至少能卖十万盒。” “不一定有这么多,我觉得卖到七八万盒也就差不多了。” 客厅里再次哄闹起来。 谢云大声说道:“张磊,别磨蹭了,赶紧说说你自己到底预估多少盒?” “对啊对啊,赶紧说说吧。” 歌手们的意见完全一致。 “好好好,那我就说一下。”张磊笑道:“我自己的预估是……” 张磊深吸了一口气。 客厅里彻底安静下来。 “……至少二十万盒。” 轰的一下,歌手们炸开了锅了,这个数字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最大胆的猜测也只有十万盒这样的数字。这会儿他们全都大声的嚷嚷起来,心里的火焰也是越烧越旺,如果不发泄一点出来,他们怕自己会被这把火焰烧成灰烬。 至少二十万盒,那就是至少四十万元的利润,去掉投资还能有三十万元的纯利润。 面对这样的一笔巨款,这些歌手没有哪一个还能镇定下来。 客厅里乱成了一团。 叶梓和崔正光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张磊,我认购十份。”谢云第一个高声说道,他的声音微微带着点亢奋:“就算最后卖不到二十万盒我也认了,等我将来做专辑的时候,你可一定要帮我一下啊。” “好,谢谢了。”张磊大喜:“等我这张专辑做好了就来帮你艹作,你自己先准备起来吧。” 有了谢云的带头,歌手们群情汹涌。 “张磊,我也认购十份……” “我的钱不多,不过张磊,大家都是好兄弟,这样的事情我怎么也不能往后退的。来,我认购五份。” “张磊,以后你也要帮我啊,我先认购五份吧。” “我认购三份可不可以啊?张磊,会不会太少了一点啊?” “张磊,我认购......” …… 一个名为的专门以小额投资来筹集专辑资金的活动,就从这一次张磊新专辑的筹资-- 开始了。 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即使是的这几个发起者,都没有预料到这项计划将给申城歌坛带来怎样的改变。 正是由于的横空出世,申城歌坛的未来在1992年2月23日这一天拐了一个弯,走上了另一条跟叶梓前世完全不同的轨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