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 膨胀的袁崇焕,jianian诈的皇太极 (第1/3页)
皇太极自己心中很清楚,想要从正面击破袁崇焕和大明朝廷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能够正面击破,代价也是他承受不起的。 所以能够做的,只有从大明王朝的内部去瓦解他们。 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皇帝,但是皇太极这个人比起朱由检那可要阴险多了。 面对袁崇焕的死守,他并没有多久就想出了应对的法子。 皇太极打算用反间计来离间朱由检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 只要朱由检不相信袁崇焕了,那就肯定会将袁崇焕调离辽东地区。 而辽东地区只要换了人,不是袁崇焕在这边主持大局,那皇太极还是有一定信心能够拿下的。 而且,大明朝廷的官场目前是什么样子皇太极心中也很清楚。 后金在大明安插有探子。 大明朝廷朝堂之上的党争也不是一两天了,几乎北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了。 而且原本说一不二的魏忠贤也被朱由检给弄死了,现在的朝堂上主持大局的是伪君子东林党。 对于东林党,皇太极也有所耳闻。 这些人不过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罢了,对于家国大事一般是没有什么主见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使用反间计,只怕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不会有人多疑,一个个都会上当。 大不了,就花点钱,让东林党的那帮人帮忙说点话,将袁崇焕给搞下来。 相信,见钱眼开的东林党是绝对会同意的。 而且大明的皇帝们别的本事没有,向来都很多疑。 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朱由检,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不然,辽东的主将也不会换的这么频繁了。 对于朱由检这样的皇帝,相信只要三言两语,就会彻底挑拨他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 皇太极在打算用反间计之后不久,便探子在北京城中到处散播谣言。 说袁崇焕想要和后金议和。 在散布谣言的同时,皇太极还真的就找人去和袁崇焕谈议和的事情了。 因为,在皇太极看来,袁崇焕也绝对会同意议和这个方案的。 后金和大明议和,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作为一个明智的主将,即便袁崇焕不想议和,但是也绝对不会轻易和抛弃他伸出的这个橄榄枝。 再不济,也会留条议和的后路。 这也正是皇太极的阴谋之一。 只要袁崇焕见了他们后金的使者,与后金的人有了沟通,那就更加能够坐实他打算和后金议和的事情了。 而大明朝廷那边对于议和是坚决反对的。 袁崇焕这边只要有了要议和的苗头,那大明朝廷那边对袁崇焕的态度和立场就要重新考虑了。 说不定朱由检会怀疑袁崇焕私通后金要造反。 这就是皇太极的jianian计。 真中带假、假中带真。 先是散布谣言,说袁崇焕要私下和后金议和。 然后立马就派人去和袁崇焕谈议和的事情。 只要袁崇焕那边没有直接拒绝,那这件事情就算是坐实了。 袁崇焕就算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到时候,再让自己安插在大明朝廷那边的人在朝堂之上运作一番。 袁崇焕就算是混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皇太极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而另一边的袁崇焕居然也真就上当了。 袁崇焕接见了后金的人,也慎重的考虑了后金提出来的议和方案。 这并不是袁崇焕真的想要私自议和。 其实袁崇焕自己也很清楚,这件事情第一时间是要和朝廷奏报的,而不是自己私下拿主意。 但是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已经有些膨胀了。 首先,朱由检对他很是信任,不但给了他很大的权利而且还赐给了他能够‘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关键是他没有经过朝廷同意直接斩杀了毛文龙,朝廷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责罚。 这才是让袁崇焕膨胀的根本原因。 同时,他也深知自己向朱由检说出来的‘五年复辽’计划。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也不辜负朱由检的信任,袁崇焕做起很多事情来就用非常的手段。 因为袁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