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风雨飘摇、人心离散的大明 (第1/3页)
“东林党?” 听到李逍的话,朱元璋情不自禁的出声附和道。 东林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党派、一个利益团体。 这让朱元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以前自己当皇帝的时候,自己那帮被称为淮西勋贵的人。 对于朝堂之上的党争,朱元璋向来都是深通恶绝的。 不管是历史上记载的朝代,还是他自己在起义军之初。 朱元璋都见识到了不少因为党争造成的恶劣后果。 严重点的,甚至会因为党争而造成王朝覆灭。 所以,朱元璋在他自己做皇帝的时候是最讨厌看到朝堂之上有什么小团体存在的。 这也可以算作是他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了。 他就是想要监视天下官员们,看看他们到底有谁在暗地里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朝中官员之间拉帮结派不但影响内部的团结,更是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毕竟,当一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全部都站在一起的时候。 就算是皇帝对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 而且朝堂之中一旦有好几个党派的话,他们这些朝臣就会只顾着打击异己而忘了整理朝纲。 不管是治国、治天下,还是为了能够稳固老朱家的皇权。 搞党争、搞小团体,都是朱元璋所不能够容忍的。 所以在洪武一朝,朝廷的那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根本就没有什么党派一说,更不会出现党争。 甚至一些官员连交际访友都特别的克制。 可没想到,到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手上,什么幺蛾子都出来了。 不管是后宫干政还是宦官当权,现在连朝堂之上的党争都出来了。 “唉” 朱元璋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老朱家的这些后世子孙们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瞥了一眼朱由检,朱元璋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但朱元璋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保持了安静。 他打算继续听李逍说下去。 一边的朱由检听到‘东林党’三个字也是心头一跳。 关于东林党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评价。 当年的朱由检心中也很清楚,朝堂之上是不能够一家独大的。 所以,即便是他将东林党的那些人放了出来,他一样是扶持了其他人来制衡东林党。 但是他还是小觑了东林党的实力了。 最后的朝堂之上还是被东林党给一家独大了,很多国家大事基本都是东林党的官员们在拿主意。 甚至可以理解为,原来的朝堂是魏忠贤一个人专权。 而之后的朝堂就变成了东林党一群人专权了。 面对这些东林党,朱由检也是有心无力。 东林党可比不得魏忠贤。 魏忠贤不过是个太监,即便再怎么权力滔天,也不过是皇家的奴仆罢了。 要弄死魏忠贤,说到底还是皇帝几句话的事情。 而东林党就不同了。 他们是整个文官集团,是江南的那些世家们抱起团来的利益集体。 一旦要动,那就是人头滚滚了。 那动静,肯定比要比办了魏忠贤大上无数倍。 况且,那个时候的东林党在文人圈子里面的地位很高,几乎是有话语权的。 或者说在当时是东林党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的。 那些个自命清高的文人们,一旦开骂起来,那是一个比一个利害。 当年弹劾魏忠贤的十大罪就是出自这些人的手笔。 如果朱由检真的要对东林党动手,只怕天下的文人士子们会将自己给骂死。 所以,对于东林党朱由检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甚至于到了后面即便是恼怒不已,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说起来,这东林党可比魏忠贤要难对付多了。 对于大明朝堂之上的东林党,朱由检的确承认自己的手段浅薄了一些,没能将这些人给驾驭住。 朱元璋和朱由检两人神色上的变化被李逍看在眼里,但是李逍并没有在意。 他仍然自顾自的说道:“东林党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