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朱棣大惊!李逍再建新机构!朱高煦请战失败! (第2/4页)
过去。 地下的算纸已经写满了,一张不够写,将几张连在一起,密密麻麻,跟蚂蚁一样,看的让人眼花缭乱。 谁能想到,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居然如此复杂。 朱元璋皱眉问道:“有这么难算?” 算官道:“前面不难,越到后面越难,数字上涨速度快的惊人,臣也没想到,到了三十格,算盘都不够用了,想要算出来,必须要铸造一把更长的算盘才行。” 朱元璋心中一惊,道:“那第三十格的结果是多少?” 算官拿出纸张,呈现给朱元璋,道:“陛下,您看,三十格的时候,光是这一格的数字就已经有十万万颗稻粒,加上前面格子的稻粒,差不多有十五万万颗稻粒。 一斤稻米应该有九千颗稻粒,那么到三十格,所需要的稻粒是十六万斤。 若是接着算下去,三十一格便是三十二万斤,三十二格便是六十四万斤,三十三格便是一百二十八万斤三十七格便是两千零四十八万斤 不需要六十四格,只需再往后几格便滚动极快,全国的粮食加上一起,也供应不上。” 话音落下。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惊呆了。 看似简单,算到后面便越滚越大。 “好小子,恐怕他提出的时候,就想到咱拿不出来吧.” 朱元璋有些瞠目结舌,本来他还打算将这些粮食赏给李逍,这样看来还是算了吧. “父皇,似乎有深意啊” 朱棣已经察觉到关联了,但父皇在,他不好争风头。 若真是这样算的话,藩王的确能吃垮大明。 同理,藩王、郡王的数量也是不断的增加,而且藩王还能世袭,也就是说藩王只会越来越多. 更何况,算这粮食第一步,只不过是一粒稻子而已,算到后面全国的粮食加起来都不够用。 而亲王眼下的食禄可不止一粒稻子啊 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郡王六千石,郡王的儿子封镇国将军. 这样基数为起点滚下去,用不了十几步,就已经成为天文数字了!!! “的确有深意!!” 朱元璋眼睛一亮,“咱知道了,那个年轻人,竟然是要告诉咱这个道理.” 朱元璋心中默默推演,就明白了,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大明不是现在被吃垮,恶果在后,用不了七八代,一两百年后,供给藩王的食禄,将会累积成为一个天文数字,大明真的可能会被吃垮掉!!” “这个年轻人,当真厉害啊,他居然能想到这点!” 朱棣自然是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女婿,不过还是装作不知道,狠狠的夸了一波:“之前那帮文臣们阻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年轻人,用这种方式告诉父皇,真是让人一目了然!” “没错,的确一目了然。” 朱元璋后怕道:“幸亏咱知道了,否则将酿成大祸,这藩王的供养,也该改改了” 说完,他又看向朱棣,笑道:“老四,你不会心中有何想法吧?” 因为朱棣也是藩王,削减藩王的食禄,也会影响到他。 “绝无。” 朱棣拱手,神色笃定:“儿臣一心只为大明,岂能让个人的私利,影响大明的发展。” 这也是朱棣的真心话。 如果国家有这样的隐患隐藏其中,还是早早拔除为好。 再者说自己马上有机会登大宝之位,那就更需要拔除了 “好!为国家计,当如此。”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老四,这几日,咱们父子二人,就研究这藩王供给的食禄问题。” 朱棣拱手,“儿臣领命!” 同时,他心中对李逍佩服万分,女婿你可真是厉害,简简单单的就能让父王改变主意,满朝文武做不到的事情,你却做到了,不愧是本王的好女婿,鸿运如山! 这时,一名侍卫来报。 “报——大同城外,北元残部率十五万大军袭扰。” 话音落下。 朱棣眼睛一瞪,看来是自己离开太久,那些北元残部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急忙起身,拱手道:“父皇,儿臣请战,回北平迎敌。” 朱元璋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你急什么,难道北平没你在,就运转不开了?” 说完,他看向侍卫道:“朱允炆如何决断的?” 他让朱允炆监国,自然是要看看如何监国。 侍卫道:“皇孙已经派遣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郭英为副将,盛庸、崔能、等人为参将,前往北平。” 朱元璋微微颔首:“知道了,下去吧。” 侍卫离开后。 朱棣道:“父王,儿臣熟悉北平军务,还是让儿臣回去的好。” 朱元璋道:“你就安心在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