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广告效应  (第1/2页)
    林谷之几乎是第一个从《粤州晚报》转移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网站上的人。    他今天有了准备,能够第一时间拿到《粤州晚报》,也在第一时间阅读了苏文的诗词。    之前还没看到内容,只看了序文,说到一个戏剧的题记,上面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他当场就懵住了,内心涌起一股难言的情绪。    他没有这样的爱情,他的爱情谈不上生与死,然而,他向往这样的爱情,也敬佩这样的爱情。    匆匆看完序文,大致记下了这出戏剧的名字。    接着,就是诗词了。    第一首《不见》是一个小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写得禅味隽永,有一种清新怡人的味道。    新诗林谷之一向都不怎么欣赏,品读完之后,就迫不及待阅读起第二首《木兰花令》。    这首词,开头第一句就让林谷之浑身打了一个冷颤——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股既欢喜又埋怨的气息从词中扑面而来!    最后,通通化为了一种不甘的情绪。    那是什么呢?    相见不如怀念!    第一首诗写的意境,林谷之还能理解,也可以接受,甚至觉得颇为欣慰;然而,第二首词,好像画风就有点不对劲了。    苏文在序文里说这两首诗词是为他的戏剧而写的,从文字里可以看出这戏剧是一出悲剧,应该是为爱情而死的戏码。而且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的深沉,这爱情应该是心甘情愿的。    怎么到了《木兰花令》里,就成了不甘心了呢,甚至还有怨气!    画风迥异,这《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写的是什么鬼呀。    林谷之刚对这戏剧有了兴趣,扭头发现同版有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读后感,“方程式”三个字的笔名,还是他非常熟悉的。    《我看到了经典,文学新星升空》,题目写得非常大,让人忍不住想看内容。    仔细阅读,林谷之震住了,方程式此人竟然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成为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呀!    林谷之活了几十年,一路走来,见过不少文人起伏,有新人上来,也有老人逝去,可以被说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特别是这些年文学商业化之后,能称为经典的戏剧,更是少之又少了。    这一下,林谷之对《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比好奇,他甚至不想多等,立刻登陆了方圆文化公司的官网,找到了这戏剧,一头扎进去,细细品读。    与林谷之一样的读者有多少呢?    数不清!    最近的一个,就是他的孙女林语彤了。    这个小才女,因为昨天从爷爷手中看了《粤州晚报》,因《断章》生起一股复杂的心思后,对作者苏文也颇为关注了。    今天的晚报,她也很快就拿到手上,找到苏文的诗词。    本来,她以为这作者之前能写出两首不错的诗歌,都有成为经典的资质,觉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对于作者后面的作品,她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然而,今天她终于找到什么叫天才了!    《不见》的缠绵,让她知道什么叫细腻的情思。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女人嘛,对于爱情这种题材的文章,都没有免疫力。林语彤也不例外,读完这诗,她彻底服了作者,觉得这家伙太懂女人心思了,心里有了一丝丝的钦佩。    接下来当她看到《木兰花令》,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就彻底征服了她!    “人生若只如初见……”    “却道故人心易变……”    “比翼连枝当日愿……”    喃喃式地念着,林语彤痴了,白皙而绝美的脸上染上一层层红晕,水汪汪的眸子累积了淡淡的雾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