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91【速战速决!】 (第2/3页)
。 韩世忠悄悄看了眼韩桢,见他微微点头,这才笑着解释道:“火炮只是统称,晋王手中的乃是攻城炮。” 耶律余睹好奇道:“当初在金军,随完颜娄室围攻神武镇时,也曾目睹过,声若炸雷,莫非韩都帅当初便是凭借此物,数次打退金军的强攻?” “非也。” 韩世忠摇头道:“那是野战炮,射程三四百步,范围极广,多用于敌军密集冲阵之时。而攻城炮,最远可射两里地,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两里?” 耶律余睹倒吸了一口凉气,身后的韩福奴三人,更是面露惊惧。 韩世忠说道:“晋王莫急,待过几日大战,便能知晓它的威力!” …… 其实完颜宗翰心里也清楚,想靠棉甲彻底挡住齐军的火器火炮根本不现实,可只要能起到一定防护效果,能保证前军精锐不溃,那就完全可以接受。 至于伤势…… 在战场之上,除非缺胳膊少腿,或开膛破肚,否则一律归为轻伤。 轻伤不下战场,继续拼杀是常态。 不过他还是高估了大同府的富裕,一番搜刮下来,收集的棉衣只够制作三四百副棉甲,比预想中的千余副差太远了。 木棉本就是南方树木,北人御寒有皮裘,极少人会买棉衣。 没办法,完颜宗翰只能将这三四百副棉甲配备给麾下的精锐,外层再穿一副铁铠,配合巨盾,勉强可以顶住火器、火炮的轰击。 这支装备了棉甲的精锐,需谨慎使用。 好刚用在刀刃上! 尽管都说齐军火器凶猛,但完颜宗翰却对这次大战信心满满。 军械终归是外物,当初他随阿骨打起事时,部族之中能战之士不足千余,铁甲只有可怜的二十九副。 结果那又怎样? 照样打的辽军丢盔弃甲,屁滚尿流。 所以说,将帅和士兵才是根本。 如今十二万打九万,且骑兵数量是对方的三倍,优势在我! …… 四月初九,阴,微风。 这一日,大同府大门洞开,完颜宗翰率领一众亲卫,架马来到军营之中。 不多时,十二万大军出营,直奔齐军而去。 等了四日,总算等来了阴天,完颜宗翰不想放过这样的好时机。 “报!完颜宗翰出城赶往军营,疑似出兵迎战!” 听到这则战报,韩桢微微一笑:“可算给完颜宗翰等到阴天了。” 闻言,耶律余睹提议道:“陛下,这两日恐有雨水,对火器发挥不利,不如择日再战。” 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不是短短一两天就能分出胜负的,往往需要打数日,甚至一两个月都有可能。 毕竟人数摆在那里,双方光是摆开军阵,就需要半日时间。 他没有亲身经历过火器与野战炮在野战时的表现,倒也可以理解。 韩桢却摆摆手:“不必,速战速决!” 他没有太多时间耗在云州,同时对麾下将士有绝对的信心。 况且,经耶律余睹叛金降齐一事,对齐军士气打击极大。 十二万其中,半数都是契丹人,不少人在军中受到女真督军的欺压,他们会怎么想? 不论是军械还是士气,双方都不在一个档次。 正是考虑到这些,所以韩桢才敢做出这个决定。 决定之后,韩桢开始下令:“韩世忠统三万前军,武保为副将,从旁协助,率先出营。” “末将领命!” “魏大统后军,于军为副将。” “末将领命!” “何灌统兵一万八千,负责左翼。” 随后,韩桢又将目光看向耶律余睹:“晋王率领麾下将士,负责右翼。” 耶律余睹神色一凛,郑重道:“臣领命,必不负陛下所托!” 他知晓,齐国是自己最后的避风港了,所以此战必定要好好表现。 三姓家奴,自古就受世人唾弃。 如果再被齐国赶走,那就再也没有人会真心接纳他,下场必定凄惨。 郭药师就是如此,先叛辽,后又背刺怨军上官,投了辽国,接着又投靠宋国。金人南下,又投了金人…… 后来还打算投靠韩桢,不过被韩桢杀了。 原时空里,郭药师的下场很凄惨,被完颜宗望找了个借口处死。 反复无常,屡屡为变之人,下场基本都好不了。 “报!金军四万前军出营,距此八里!” “报!金军前军距此五里,摆开阵型,中军出营!” “报……” 一则则战报,从前线传来。 与此同时,韩世忠率领三万前军已经出发。 双方前军于大同府外五里旷野相遇,不过却并未开战,而是相隔一里,各自摆开军阵。 韩世忠坐在马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