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6【大槊】 (第2/3页)
找到,绝无活命的可能。 念及此处,赵桓神色变幻,乞求道:“我……我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韩桢斩钉截铁道:“伪宋的手,还伸不到齐国来。” 得了韩桢的保证,赵桓心头一喜,咬牙道:“好,我写!” 既然父皇与三弟不仁,那就别怪他不义了。 片刻后,韩桢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赵桓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店门外,不由松了口气,整个人如释重负。 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爹爹,我背完了。” 就在这时,柔嘉帝姬奶声奶气地声音响起。 赵桓温声道:“柔嘉真乖,今日不做生意了,爹爹带你逛瓦市子可好?” “爹爹真好!” 柔嘉帝姬高兴的拍起小手。 关上书坊大门,赵桓牵着女儿的小手走在街道上。 沐浴着阳光,赵桓只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先前看似惬意,实则提心吊胆,生怕被韩桢或三弟找到,半夜时常被惊醒。 今日,得了韩桢的保证后,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 老九赶着马车,欲言又止。 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就这么放过他?” 这就是亲卫的好处。 有些话旁人不敢问,他能问。 马车内传出韩桢的声音:“我已经得到想要的了,其他的无所谓。况且,有些人活着比死了更好用。” “哦。” 老九挠挠头,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 想不明白,他索性不去想,问道:“陛下,咱们现在去哪?” “去临淄!” 韩桢吩咐道。 “得令!” 老九应道,驾驶马车朝城外驶去。 如今,从益都到临淄愈发方便了。 水泥路从东门一直修到码头,再转乘客船,只需半日。 下午。 一艘客船缓缓停靠在码头,宽厚的木板从船头甲板铺在码头上。 数十名玄甲军率先登上码头,驱散围观百姓,负责警戒。 一辆马车下了船,在玄甲军的护送下,直奔县城外的军营而去。 相比起以往,如今的军营冷清了不少,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寨墙之上,守备森严。 一队队身穿重甲的士兵,回来巡视。 军营深处的山中,江四娘握着笔,眉头紧锁,正在苦思冥想。 “四娘。”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一连喊了好几声,江四娘才从沉思中回过神,面无表情的抬起头。 愣了片刻,她的脸上才浮现一层浅浅的笑意:“县长回来啦。” “做算学题呢?” 韩桢瞥了眼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 “嗯。” 江四娘点点头。 许久不见,江四娘的性子愈发孤僻了,对他都惜字如金,韩桢也不知道当初这个决定,是好还是坏。 韩桢递过去一个木盒:“这些是国子监算学大师的手稿,特意讨来送与你。” 闻言,江四娘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多谢县长!” 韩桢沉吟道:“四娘可愿去京师?国子监有诸多算学大师,以你的资质,在那里定能进步神速。” 江四娘柔声道:“说起来,四娘本是一介丫鬟奴仆,本该端茶递水,铺床迭被,承蒙县长厚爱,才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四娘心里感激的很。” “来火药工坊,也是四娘自愿的,县长不必自责,我性子孤僻,现今的日子反而自在惬意。” 韩桢轻笑道:“如此也好。” “嗯。” 江四娘点点头。 见她没有谈性,韩桢说道:“你且看着罢,我自己逛一逛。” 火药工坊还是老样子,这个地方和有趣不搭边,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枯燥,乏味。 好在吃喝不愁,且俸禄丰厚,匠人们也都能忍受。 巡视一番后,韩桢出了军营,转头去往小王镇。 小王镇愈发繁华了,但碍于人口和地理位置,发展也逐渐进入瓶颈期。 毕竟是个山坳,远离官道和渡口码头,潜力有限。 与朱正则闲聊了一阵,他来到半山腰处的铁匠铺。 他记得当初,铁匠铺还很简陋,学徒也只有寥寥两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