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2【儒教大宗师!】 (第2/2页)
。奴还在山东之时,李姨就与赵相公时常吵架,关系越来越僵……” 说起八卦,小丫头来了精神,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韩桢抱着小丫头娇嫩的身子,大手揉捏着小磨盘。 说着说着,麻舒窈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见她微微仰起头,用布满了水雾的大眼睛凝视着韩桢,声音甜腻:“夫君,亲亲。” 闻言,韩桢扶住小脸印了下去。 一番亲昵后,见夫君又在最后一步停下。 麻舒窈嘟起嘴道:“夫君呀,人家今年十六岁了。” 韩桢打趣道:“可我的手告诉我,你最多只有十三四岁。” “夫君呀~” 麻舒窈眼中闪过一丝羞意。 韩桢揉了揉她的秀发,温声道:“夫君很喜欢悠悠,不用着急,每日开开心心的顽儿就好。” “夫君你真好。” 麻舒窈心头无比感动,鼻头酸酸的。 闲聊了一阵,两人早早睡下。 翌日。 陪着小丫头用过早饭后,韩桢便去垂拱殿处理朝政了。 谈兴忠上了折子,请求免除真定府的夏税。 前几日金人南下,真定府治下大半的粮食都付之一炬。 几乎没有犹豫,韩桢便提笔画了个圈,放在堂案左侧。 批准的奏折画圈,放在左侧。 不批的奏折,则画个三角,放在右侧。 这些不批的奏折,并不会直接销毁,内阁会重新复审一遍,将其中觉得有争议的折子留下,与韩桢商议。 就在这时,刘昌禀报道:“陛下,孔家来人了,觐见陛下。” “孔家?” 韩桢略微犹豫了片刻,吩咐道:“宣!” 不多时,一名老儒迈步走进大殿。
老儒躬身作揖道:“小民孔端cao拜见陛下。” 韩桢问道:“不在山东好好待着,跑京师来作甚?” 事实上,孔家在宋时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宋时,尤其是北宋的儒生,正处于思想碰撞最为激烈的时期。 一个个狂傲的不行,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喊出那句‘六经皆我注脚’。 后世的理学与心学,在这会儿均已出现了萌芽。 别说曲阜孔家了,孔子在世都得挨两大耳刮子。 所以,韩桢对孔家并不客气。 听出韩桢语气中的不满,孔端cao面色微变,赶忙俯身跪在地上,叩首道:“小民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陛下学究天人,比肩圣人,小民愿请陛下为儒教大宗师!” “……” 韩桢顿时无语了。 好家伙! 忽必烈的头衔,落到自己身上了。 不过相比起忽必烈那个连汉语都不会说的蒙古老哥,自己这个汉人被为尊儒教大宗师,似乎稍微合理了那么一丢丢。 站在角落里的颜阶嘴角抽了抽,看着跪在地上的孔端cao,神色复杂。 他老祖宗颜回乃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也一直为此感到骄傲。 但如今见到这一幕,恨不得跳起来一脚踹死孔端cao。 太他娘的丢人了! 深吸了口气,韩桢指着孔端cao说道:“现在,即刻,马上给朕滚回山东,慢一步朕就灭了你曲阜孔家!” “小民告退!” 孔端cao心中惊惧,没想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连滚带爬的逃出了大殿。 儒教大宗师,他娘的侮辱谁呢? 若韩桢真应下了,指不定会被天下人如何耻笑。 待孔端cao离去后,韩桢转头看向颜阶,问道:“方才的事儿,都记下了么?” “臣记下了。” 颜阶点头应道。 韩桢似笑非笑道:“朕给你个机会,现在可以把这一段抹掉。” 颜阶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但却坚定的摇摇头:“臣多谢陛下,但臣为史官,当不增不减一字。” “随伱罢。” 既然他这个颜回后人都不介意,韩桢也就懒得管了。 …… 南京道。 一队青州军护送着一辆马车,直奔河东路的太原而去。 马车之上,正是种师中与姚古二人。 种师中捧着信件,深深叹息道:“大哥没熬住了,到底是走了。” “端孺兄节哀。” 听闻种师道去世的消息,姚古神色复杂。 种师中说道:“生老病死乃是天道,只是我等武人最好的归属,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病死于床榻之上,终归有些遗憾。” 车厢内陷入一片沉默。 收起信件,种师中压低声音道:“你如何看?” 自入了南京道后,他二人了解到了如今的格局,也知晓了是韩桢将他们赎回。 姚古苦笑一声:“刘仲武家的幼子,一早就跟随齐国皇帝打天下,而今平仲也在齐国为将,我还能如何?” 他也收到了姚平仲寄来的信,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姚家虽世食宋禄,可该做的都做了,无愧于心,如今也该为姚家寻一条出路了。 “嗯。” 得知姚古的心思后,种师中点点头,不再说话。 两人心照不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