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05【臣请辞!】 (第1/2页)
第409章0405【臣请辞!】 少府监监丞郭弛出列道:“陛下,而今我朝初建,一应服御、宝册、符印、旌节、度量衡标准,及祭祀、朝会所用器物、官员服饰是否重新定制?” 韩桢沉吟道:“除御服与官服外,余者皆遵古制。” 赵宋很多制度,都是照搬承袭自唐时,韩桢对这些也不太懂,暂时懒得改,所以继续沿用古制,等往后在慢慢改。 “微臣领命。” 郭弛躬身应道。 至于御服与官服的颜色款式这些,私下再寻官家商议。 就在这时,人群中踏出一个人,躬身道:“陛下,臣请辞工科院院长一职。” 说话之人,正是袁工匠。 韩桢语气平淡道:“好端端的,为何要请辞?” 袁工匠深情真挚道:“臣本是一乡间工匠,陛下不以臣粗鄙,授以高官厚禄,臣不胜感激。奈何臣才疏学浅,工科院乃国之基石,臣恐耽误陛下大计,因此请辞。” 先前在山东之时,他尚且还可以勉强胜任,但搬到汴京,兼并将作监与军器监之后,工科院瞬间变成庞然大物,这让他心中惶恐。 将作监下辖十司,军器监下辖四机构,再加上原本山东工科院的一应官员匠人,人数突破三千。 昨夜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 他几斤几两,自己最是清楚不过,官家又如此重视工科院。 思索了一夜后,他决定请辞。 韩桢摆摆手:“请辞之事休要再提。” “这……臣遵命。” 袁工匠苦笑一声,缓缓起身,退回队列之中。 各部院轮番上奏之后,经过一系列整编改制,朝廷的政治架构正式确定。 一省四部六院七寺。 寺,在古时是国家机构,代表着朝廷。 为何佛道两家的庙观叫寺庙? 因为佛道是被朝廷承认的宗教,其各地庙观也是在朝廷的许可下修建,所以前面才会被冠以寺之称。 许多民间神祇,不被官方承认,被称为yin祠。 狄仁杰为官时的一项重大功绩,便是捣毁吴楚之地yin祠上千。 这七寺分别是,太常寺、少府寺、大理寺、光禄寺、鸿胪寺、太府寺以及宗正寺。 少府改监为寺,原先的太仆寺主掌马政,与负责屯兵的卫尉寺一起被并入军部,司农寺负责官方粮仓,并入户部。 如此一来,避免了各部院职权交叉重复,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还解决了冗官问题。 朝会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才结束。 “退朝!” 在刘昌的唱喏声中,文武百官退出垂拱殿。 “谢相公,恭喜恭喜!” “裴知府同喜!” “……” 一众官员面带喜色,互相道喜。 唯有袁工匠一人,苦着张脸。 余伯庄安慰道:“袁院长何必愁眉不展呢,官家对院长信任有加,该高兴才是。” 他从将作监监丞变为工科院副院长,看似从从四品变为了正五品,实则明降暗升。 无他,只因韩桢对工科院无比重视,视为立国之基石。 地位与权柄,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就像有些处长啊,看似是处长,但拿个部长来都不换! 不管袁工匠能力如何,人家毕竟有从龙之功,所以余伯庄不敢有丝毫轻视。 袁工匠苦笑道:“正是因为官家信任,本官才觉得惶恐,万一办砸了,如何对得起官家一番栽培。”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刘昌的声音:“袁院长、余侍郎,两位且留步,陛下召见。” “是。” 两人神色一凛,跟在刘昌身后,朝着垂拱殿后方的小院中走去。 小院中,韩桢坐在树荫下,享用午饭。 少府寺监丞郭弛站在一旁,滔滔不绝的讲解:“按照礼制,陛下有六服,一曰大裘冕,乃冬日祭祀时穿戴。二曰衮冕,夏日祭祀时穿戴。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大朝会时穿戴……” “除六服之外,还有御阅服,铠甲的一种,乘马阅兵时所穿。” 韩桢咽下口中的米饭,吩咐道:“御阅服就不需要了,朕军中有黑光铠。” “微臣晓得了。” 郭弛点点头,又问:“不知陛下对六服,可有要求?” 六服的颜色各不相同,除了两件祭祀天地时的礼服是黄色之外,剩余的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这四件御服,各不相同,有红有白。 这与各个朝代的国运有关,比如晋朝是火德,所以连带礼服在内,都是红色。 韩桢吩咐道:“以玄色为主。” 他倒是不信五德始终说,只是觉得黄龙袍与红龙袍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前世电视剧那些个脑瘫编剧,是个朝代就是黄龙袍,给他看吐了。 相比之下,他更钟意黑龙袍。 韩桢继续说道:“此外,文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