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97【组建密谍司】 (第1/2页)
大宋泼皮正文卷0397【组建密谍司】“微臣领命。” 黄裳只得躬身应下。 韩桢冷笑道:“这些年,赵宋皇帝对佛道等宗教太过友好了。这些僧道不事生产,只需念念经修修道,就能坐拥大量财富和田地,你觉得对辛苦劳作的百姓来说,公平么?” 黄裳深以为然地附和道:“不公平!” 韩桢继续说道:“既是方外之人,就该清心寡欲。此外,近三年内,不许发放任何度牒与建庙观许可。” 黄裳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回去写一份详细章程呈上来,去罢。”韩桢摆摆手。 黄裳离去后,韩桢又招来殿外的老九问道:“夫人与百官们到哪了?” 老九答道:“已到东平府,最多三五日便可抵达汴京。” “嗯。” 韩桢点点头。 老九禀报道:“陛下,昨夜末将已将樊楼提供的几名皇城司主事控制起来,共计六人,该如何处置?” 韩桢问道:“现在何处?” 老九答道:“末将将他们暂时羁押在李邦彦的府邸之中。” 皇城司这个机构,天然就是与官员、军队处于对立面,比之督察院还要极端。 赵匡胤最初建立的孩儿军与皇城司,主要就是为了探查军中情状,预防阴谋扰乱。 他自己就是通过兵变上位,所以对此事格外忌惮。 而监察朝中文官,只是附带的而已。 韩桢吩咐道:“带进宫来,莫要张扬。” “是!” 老九转身离去。 小半个时辰后。 六个年龄与职业各异的人,被带入垂拱殿之中。 “小民拜见陛下!” 六人神色忐忑,躬身一拜。 韩桢懒得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汝等麾下皇城司探子各有多少?” “这……” 六人心头惊骇,对视一眼后,一名小贩打扮的中年人战战兢兢的答道:“回陛下,如今只剩下一百八十四人。” 一百八十四人? 这也太少了。 韩桢微微皱起眉头:“平日里职责是何?” 中年人如实答道:“我等隶属于冰井务,平日负责伺察京师民心,坊间谣言等。” “冰井务?” 韩桢一愣。 见状,其中一名青年赶忙解释道:“陛下,赵宋皇城司分为两院,一院为探事司,主要对外,负责刺探他国情报。另一院则是冰井务,对外称掌皇宫采冰、藏冰之事,实则还兼任监察各地百姓与文武百官。” 这厮倒也机灵。 韩桢似笑非笑道:“你对皇城司很熟悉?” 青年恭敬的答道:“不敢隐瞒陛下,小民祖上五代都是皇城司探子。” 韩桢吩咐道:“详细说说。” “皇城司起初很受重视,到了神宗年间便开始渐渐式微,赵佶继位后,大肆任用宦官内侍为主官,导致皇城司彻底糜烂。那些个内侍太监,不通密探之事,只知捞钱,一边遣散探子,一边又对上谎报扩招密探,明目张胆的吃空饷。” 青年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今,探事司只有不到三百人,冰井务更是只剩下汴京樊楼还在正常运转,若非田mama有些手段,让那主事太监不敢太过放肆,只怕樊楼的探子也活不下去了。” 闻言,韩桢问道:“你等的上官是谁?” 青年答道:“马校,此人据说是大太监李彦的干儿子。” “他现在何处?” “原先在樊楼,而今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韩桢又问:“平日里,伱等如何办差?” 青年苦笑一声:“陛下有所不知,我等已快有三年没有领到俸禄了,每日养家糊口都艰难的很,哪还有精力办差。” 其他五人也纷纷点头附和,一个个面色凄苦。 好么,连他娘的主事都活不下去了,麾下的基层探子就更别提了。 韩桢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心头一喜,赶忙答道:“小民名叫陶郢。” 韩桢吩咐道:“给你个机会,暂任百户一职,从麾下皇城司挑选百人,cao练规训,等候我的命令。你们五人,也归在他麾下任职。” “卑下领命!” 陶郢神色激动,跪地叩首。 “用心办差,决计不会亏待你等。” 韩桢摆摆手:“去罢。” 六人离去后,韩桢陷入了沉思。 朝廷初建,需要改制的地方有很多,首当其冲就是麾下探子。 先前,麾下探子都是小虫在管,利用卓楼开设的分店,探听情报,配合斥候营使用,虽不混乱,但过于草莽了。 他打算效仿锦衣卫,成立密谍司,设都指挥使,下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和镇抚使。 镇抚使之下,设千户、百户和总旗。 密谍司只负责刺探收集情报,其他一概不用管。 其实底层密探好找,难的是中层人员。 这些中层人员,需要极强的信息分类与提炼能力,如此才能够从一堆堆情报中,抽丝剥茧,找出重要的信息。 这也是为何,韩桢任用陶郢等人的原因。 就在他沉思之际,老九匆匆迈入大殿:“陛下,吴玠传来急报。” 接过急报,韩桢看完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