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92【请陛下当几日昏君】 (第1/2页)
大宋泼皮正文卷0392【请陛下当几日昏君】韩桢暗自点了点头,问道:“两位爱卿所来何事?” 何栗答道:“臣是为恢复京师民生而来。” “说来听听。” 韩桢微微后仰,靠坐在宽椅上。 赵鼎朗声道:“此事还需陛下帮忙。” 韩桢来了兴致,问道:“怎么帮忙?” 赵鼎答道:“请陛下出宫饮酒作乐,修建宫殿,暂且当一段时日‘昏君’!” 闻言,何栗先是一愣,旋即露出恍然之色。 韩桢轻笑道:“你是想让朕效仿范仲淹旧事?” 皇祐元年,杭州灾荒,百业凋零。 商铺俱都紧闭大门,时任杭州知州的范仲淹,带头花天酒地,大兴土木,甚至还大肆筹办龙舟赛。 下面官员与士绅见了,纷纷效仿。 而龙舟赛,也吸引无数周边城镇的百姓参与。 一时间,杭州城迅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祥乐。 所谓上行下效,不外如是。 赵鼎点头道:“特殊之时,行特殊之事。商人逐利,百姓盲从,只需陛下做出表率,京师百业兴矣。” “好,我就当几日昏君。” 韩桢站起身,吩咐道:“将赵霆、谢鼎唤来,随我出宫逛一逛。” 刘昌得了吩咐,立即去文华殿请人。 …… 上午时分,艳阳高照。 韩桢骑在战马之上,两侧是百十名身着玄甲的亲卫,身后则是一众文武官员。 谢鼎等人俱都没乘坐马车,就这么骑着马,浩浩荡荡的这么漫步在街道上。 这番招摇撞市的场面,立刻引得不少城中百姓围观。 韩桢的第一站,来到了相国寺。 寺中主持早早得了消息,率领一众弟子在寺外接驾。 “拜见陛下。” 见到韩桢到来,主持双手合十,深深一拜。 韩桢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打量着主持,问道:“你是院中主持?” 主持答道:“贫僧法号圆空,受封相国寺主持。” 相国寺是皇家寺庙,主持都是由皇帝指派,所以才能在宋徽宗灭佛崇道的过程中,才没有受到波及。 而且,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扩建,相国寺俨然成了东京城的商业中心。 正是出于这个考量,宋徽宗才没有对相国寺动手。 “这相国寺朕还是头一回来,带朕逛一逛。” 韩桢翻身下马,大步踏向寺门。 圆空和尚赶忙跟上前,在一旁讲解。 一众官员紧随其后。 相国寺占地面积极大,一共三道寺门,每一道寺门之间,都是一个巨大的广场。 “本寺每月开放五日,供城中香客游玩。寺院大门前,是售卖飞禽、猫、狗等牲畜之所,常有西域、海外商客来此摆摊,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圆空和尚小心翼翼地讲解,时不时打量一番韩桢的表情。 可得把这位爷伺候好喽,否则一怒之下,全寺上下都得去西天见如来佛祖。 韩桢在山东干的事儿,他这个业内人士,再清楚不过了。 让寺院、道观补交自建隆元年至今的税款,这他娘的是人能干出的事儿? “第二、三道门卖的则是日常需要的百货,届时会架设彩色帐幕,保持摊位整洁一致。寺庙大殿两旁的廊下,有各寺院的师姑们在此出售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绦线等,换取米粮,补贴寺庙之用。” 韩桢似笑非笑道:“摊位费不便宜罢?” 圆空和尚心头一惊,讪笑道:“寺中弟子众多,人吃马嚼的,耗费甚多。” 韩桢并未说话,迈步走进大雄宝殿。 负手站在殿中,环顾着大殿中金碧辉煌的佛像,他缓缓开口道:“我说一个数,八千万贯,连同寺院名下僧田账目,三日后一齐送到户部。” “这……” 圆空和尚正欲哭穷,想以此讨价还价。 就在这时,他的余光瞥到一旁的老九身上,见其右手虚搭在刀柄之上,立马惊出一身白毛汗,赶忙应道:“陛下宽心,明日定会送到!” 韩桢继续说道:“既是方外之人,就该老老实实吃斋念佛,印子钱停了罢,此后每月香火钱和摊位费上缴八成。” “贫……贫僧遵旨。” 圆空和尚都快哭了,却只能强行挤出笑容。 又在相国寺中逛了一会儿,韩桢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目送韩桢离去,一名长老哭丧着脸道:“主持,寺中哪来的八千万贯啊!” 八千万,不是八千贯啊! 虽说相国寺这么多年赚了不少钱,可也经不起这么敲诈啊。 圆空和尚满脸苦涩道:“人为刀俎,我为鱼rou,俺敢说个不字么?” 长老满色焦急道:“可寺中账上,没这般多钱啊。” 圆空和尚环顾一圈众僧,正色道:“这些年,你等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该往外吐一些了,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凑出八千万贯。别怪俺没提醒伱,这位官家和上一位可不同,是实实在在的杀星转世。” 见众人神色各异,他冷哼一声:“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届时屠刀架在脖子上,就不体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