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12【谢鼎:得加钱!】 (第1/2页)
大宋泼皮正文卷0312【谢鼎:得加钱!】酒宴一直到深夜才结束。 酒宴的后半段,他与谢鼎、刘勉之等人都醉了,索性放下差事,一起谈经论道,末了还赋诗一首。 孙傅在伙计的搀扶下,一路出了酒楼。 走出酒楼,眼前的一幕让他为之一愣。 只见深夜的内城街道,彩灯高挂,宛如白昼,人声鼎沸。 叫卖声、嬉闹声、交谈声……无数道声音汇聚成繁华的音符,传入孙傅耳中。 恍惚中,他有种置身东京城的错觉。 孙傅大着舌头问道:“守器兄,益都不禁宵么?” 谢鼎答道:“自然要禁宵,不过时间推迟到子时,若遇节日,则通宵达旦。” 不止益都如此,历城、瑕郡、须城等人口超十万的大城,如今都是如此。 宽松的环境,更利于商业发展,也能极大充实百姓的精神生活。 毕竟这会儿娱乐活动匮乏,只是出来逛一逛,都是一件趣事。 “不错,不错。” 孙傅连说了两个不错。 上了马车,一路回到馆译,却见李纲的房中还亮着烛光。 敲了敲门,孙傅推门而入。 房间内,李纲正在秉烛夜读,见他进来,不由放下书。 孙傅自顾自地给自己冲泡了杯热茶,沉声道:“你今夜有些冲动了。” 李纲轻笑道:“谢守器并非心胸狭隘之人,我虽不耻他投贼,但却从未质疑他的品格。” 他对谢鼎,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所以方才在酒宴之上,才不吐不快。 “你心中有数就行。” 孙傅抿了口热茶,神色担忧道:“我本以为只有个谢守器,没成想刘勉之也投贼了。韩贼摆明了是想趁此机会,拉拢洛学与蜀学大儒,有他们这些人做表率,只怕往后投贼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闻言,李纲不由收敛笑意,正色道:“回去之后,你我二人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停止打压洛学与蜀学。否则继续下去,完全是在为韩贼做嫁衣。” “没那么简单。” 孙傅摇头苦笑。 在他看来,李纲这个人甚么都好,但就是有些过于理想主义,太天真了。 李纲皱眉道:“为何?” 孙傅反问:“伱可知,官家为何要高举舒王大旗?” 李纲答道:“自然是要改革新政。” 孙傅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可这些年,官家的改革与舒王推行的新政有一丁点关系么?” 这番话,如一记响雷在李纲耳边炸响。 先前就说了,宋徽宗很聪明,手段也非常高明。 首先重用蔡京,其次高举王安石的大旗。 不管他干了甚么混账事,最后都可以把黑锅与屎盆子,扣在蔡京和王安石的头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王安石搞出的青苗法。 青苗法本意是好的,官府低息向百姓借贷种子,如此一来,百姓就可以不受地主的高利贷盘剥。 但下面的官员,或故意使坏,或嫌麻烦,干脆搞一刀切,强制让治下百姓借贷种子。 有些百姓明明不需要借贷,却也只能强行背上债务。 百姓会骂官吏么? 不会。 他们只会骂搞出青苗法的王安石。 同理,不管宋徽宗做了甚么混账事,下面的官员不会去骂他,只会骂蔡京和王安石。 宋徽宗喜欢王安石么? 他喜欢个屁。 王安石不过是他拿来顶缸扣屎盆子的,打着新法的名号,为自己捞钱享乐,肆意妄为。 毫不夸张的说,王安石在后世的名声之所以那么臭,宋徽宗与蔡京这哥俩儿功不可没。 在对待王安石变法问题上,洛学与蜀学都持反对态度。 所以,只要宋徽宗一日还高举新法大旗,那洛学与蜀学,就一日不得翻身。 原因很简单,就算宋徽宗不打压洛学与蜀学,朝中大臣为了讨好他,也会尽力打压。 许久之后,李纲才回过神。 只见他嘴唇蠕动了几下,面色灰败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么?” “自然有。” 孙傅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李纲先是一愣,旋即悚然一惊,脱口而出道:“你们想让陛下禅……” 话说到一半,他意识到了甚么,赶忙闭上嘴。 “伯纪啊,你数次仗义执言,我等都看在眼里,否则今日这一席话,我也不会同你说。” 孙傅叹了口气,幽幽地说:“刘勉之说得对,官家这些年,确实荒唐了些。” 这就是朝堂之中,绝大多数忠臣义士的共识。 大号练废了,没关系,还能再起小号。 “……” 李纲一阵默然。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确实如此。 孙傅抿了口热茶,压了压口中浓重的酒气,继续说道:“金人狼子野心,南下已成定局,不过对我等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纲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要趁着金人南下,逼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