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4【骂他个狗血淋头】 (第2/2页)
> 高中的补官们,前一便得到了通知,因此一个个提前打扮了一番。 祁蒙踩着夕阳,迈步走在街道上,身旁传来熟悉的声音。 “祁兄!” 祁蒙转头看去,只见马车窗帘撩开,朱达与谈兴忠正朝自己招手。 见状,祁蒙也不矫情,毕竟外城到少阳宫,着实有段距离。 待上了马车,朱达问道:“祁兄可准备了诗词?” 朱达与谈兴忠今日穿着打扮格外讲究,上好的月白蜀锦袍子,腰带上还挂着名贵的羊脂玉佩。 他二饶想法一致,此次琼林宴不求一鸣惊人,起码也得给县长留个好印象。 相比之下,祁蒙的穿着就朴素多了。 祁蒙答道:“不瞒朱兄,诗词并非我强项,为新词强愁,反倒落了下乘。” “为新词强愁,此句赌是好啊!” 谈兴忠双眼一亮,细细品味这句话。 “唉!” 朱达叹息道:“俺原本作了首诗,还想着在琼林宴上表现一番,现在听祁兄出口成章,顿感索然无味。罢了,我本非诗才,倒不如脚踏实地。” 谈兴忠赞同道:“朱兄此言大善,剑走偏锋虽能逞一时威风,然则为官之道,稳中求胜才是正途。” 三人话间,马车已经驶入内城。 不多时,车夫的声音响起:“少郎君,到少阳宫了。” “哦。” 朱达应了一声,三人立刻下车。 此时,少阳宫外已停了不少马车,三人整了整衣衫后,手持请柬踏入宫门。 在值差补官的带领下,三人一路穿过院落,来到第二个院落的西北角。 簇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环境清幽。 亭台之下,布置了酒宴,已有不少高中的补官落座。 “状元郎与榜眼来了。” 祁蒙三人一到,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有羡慕,也有嫉妒,无数道目光投在祁蒙的身上。 祁蒙四下拱了拱手,谦虚道:“侥幸而已。” 待落座之后,又过了片刻,一声唱喏传来。 “县长到!” 闻言,众人纷纷起身。 韩桢身着一袭常服,在几名亲卫的陪同下,大步朝着亭台走来。 “见过县长!” 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韩桢嘴角含笑,招呼道:“不必多礼,坐。” 环顾一圈众人,韩桢的目光落在祁蒙身上,轻笑道:“听闻不少官员都看好于伱,好在没让他们失望,夺得了头筹。你的考卷我看了,很不错。” 话音刚落,在场所有补官,都投去羡慕的目光。 祁蒙赶忙躬身道:“承蒙县长与诸位上官的厚爱,祁蒙感激不尽。” 韩桢又将目光挪到朱达身上,问道:“你便是朱达?” “是!” 朱达起身应道。 韩桢笑了笑,并未多言。 这番举动,让朱达心中忐忑。 县长这是何意? 点名自己,却又甚么都没,这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又与探花交谈了几句,韩桢端起酒杯,朗声道:“诸位都是栋梁之材,在补官历练了一番,应当更清楚百姓之疾苦。希望你等为官之后,能不忘初心,借用横渠先生四言,为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诸君,共勉!” “我等谨记县长教诲!” 一众补官纷纷起身,神色肃穆的高举酒杯。 “坐!” 一杯酒下肚,韩桢笑道:“昔日孟郊登科之后,一朝看尽长安花,被后世传唱。诸位如今高登龙门,可有诗词?” 不少补官心头一喜,表现的机会来了。 探花李培起身道:“禀县长,卑下有诗一首。” 韩桢示意道:“念与大家听一听。” “荣第时皆有,通家得者稀。德星一门聚,昼锦四人归。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帝畿。效官修政术,此去展才徽。” 念罢,李培得意的瞥了眼祁蒙。 “好!” “好诗!” “此诗当浮一大白。” 一众补官纷纷拍手叫好。 不得不,此人文采确实出众。 韩桢笑道:“确实是好诗,赏金百两,赐玉璧一对。” “多谢县长!” 李培顿时大喜过望。 有李培开了个好头,不断有补官起身作诗,韩桢或多或少,都会给予一些赏赐,宴会气氛也逐渐被推上高潮。 韩桢并未多待,他并非今日宴会的主角,酒至半酣之际,便起身离去,留下一群高中的补官们继续庆贺。 见韩桢离去,朱达后悔道:“早知我也作诗了。” “朱兄不是要脚踏实地么?”祁蒙打趣道。 朱达解释道:“害,主要我没想到县长出手会如此阔绰,否则也弄两对玉璧,岂不美哉。” 祁蒙疑惑道:“以你的家资,还缺玉璧?” “那能一样么。” 朱达撇撇嘴。 就在这时,一名侍女迈步走来,凑在朱达耳边轻声了一句。 只见朱达浑身一震,而后朝祁蒙与谈兴忠拱手道:“两位兄弟且坐,我去去就来。” 罢,起身与侍女匆匆离去。 这一幕,并未引起旁饶注意,即便有人看见了,也只当他去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