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收破烂儿(下)  (第1/2页)
    被肖长弓领着,转到信托商店的后院,三人等了一会儿,才等来后勤的张股长跟孙会计。    见两人来了,肖长弓一句话也不说,转身就走。    也不知道是平常就这鸟样,还是怕被走后门的李胜利污了双眼。    对于肖长弓的高冷,来的两人显然是领教过的,三人平淡的擦肩而过,也没有互相打招呼。    见身边的赵家哥俩,也是浑浑噩噩的模样,李胜利只能无奈的开了口。    “张股长、孙会计,还真是巧了,这次家里让带了点土特产。    这是山里长的大南瓜,甜着呢!    这是瓜干跟熏rou。    这些东西都是山里出的,不值什么钱,就是我们村的一点心意。    上次的东西,可是帮了大忙。    你们可能不知道,山里穷啊,盖的被子里絮的都是芦花。    晚上睡觉,上牙敲下牙,早晨起来都不敢吃饭,怕牙疼。”    见小叔李胜利,一边胡吹大气,一边送上东西。    忠厚的赵有方有些不理解,家里不穷的,不仅吃的饱穿的暖,隔三差五的还有rou吃。    让小叔这么一说,他们家比讨饭的可强不了多少。    “老张,你看这些孩子多可怜,衣服都破破烂烂的,开四号库吧?”    对仓库里的东西,最为门清的应该就是会计跟库管了。    中年妇女孙会计,听了李胜利的哭穷,多少有些同情心泛滥。    她家的孩子也是这岁数,别说挨饿受冻了,就是补丁衣服也从来没穿过。    作为库管的老张,有些无奈的看了孙会计一眼,暗道这娘们多事儿。    但孙会计已经开了口,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三人只是赶了一辆马车,也拉不了多少东西。    库管张股长,不情不愿的开了四号库的锁头。    张股长跟孙会计,都是做熟了的,合力打开库门之后,就退了回去。    库门一开,一股陈年的霉味,就扑鼻而来。    只剩李胜利三个不懂行的,站在仓库门口,大口呼吸着陈年的空气。    “老大,海爷给了你们多少钱?”    散味需要时间,见两人躲的远远的,李胜利就问了一下赵老大兜里带着多少钱。    “一共三十五块多点,三十块是用来收破烂儿的。    剩下的五块,要到五金铺买点农具。”    见小叔低声说话,赵老大也是低声的回答,但眼里明显带着茫然。    “给我两块钱,要整票,你抽出来就好,我到你兜里拿。”    听了小叔的要求,忠厚的赵老大没有犹豫,低头摸索了一下,侧兜里就露出了一角绿色的纸币。    李胜利看了孙会计一眼,见她被面前扇动的账本遮掩了视线。    就转身从赵老大的兜里,抽出了那张绿色的车工,悄悄攥在了手心里。    “张股长,我们怎么装车,您给说说?”    见孙会计还在嫌弃的后撤,李胜利对站在另一边的股长老张说道。    “老规矩,两块钱一包,一包一百斤,你们挨着拿就好了。”    库门一开,不仅味道刺鼻,而且接触久了身上会发痒,对于进仓库,张股长也是有些抗拒的。    他只是站在门边上,指导了一下李胜利,完全没有进仓库的意思。    走了几步,看了看黑洞洞的仓库,见仓库上面挂着灯泡,李胜利就再次开了口。    “张股长,找不着灯线,您给说一下?”    见李胜利能说会道,毛病还不少,张股长有些嫌弃的走进了仓库。    指着墙上的灯线,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这不在那吗?    瞎看什么……”    不等张股长说完,李胜利后退一步,就将两块的车工,塞进了他的口袋。    “张股长,都不容易,照顾照顾?”    听完李胜利说的,张股长看了看绿色的车工,虽说脸上依旧不耐烦,但眼神却柔和了许多。    “你们两个赶紧的,别站在门口卖呆儿。    这堆,还有这堆,捡上面的拿。    那边的全是被褥,不值当的。    想要棉花,六号库里有便宜的。”    前两句张股长还在大声的吆喝,后面两句就细不可闻了,只有他身边的李胜利听的清清楚楚。    让赵家兄弟捡了十包相对干燥的衣物之后,李胜利带着两人出了仓库。    另一边张股长却在跟孙会计交流着什么。    几句话之后,见孙会计痛快的点了头,想必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    “你们过来,六号库有两堆烂了的棉花,看看能不能要,这次估堆儿。”    对于李胜利三人,孙会计比较同情,说话也比张股长柔和的多。    两人合力开了六号库之后,两堆破旧的被褥,就出现在了几人面前。    “一共两堆,三块钱一堆,要不要?”    见赵老大忙不迭的点头,不懂行市的李胜利,也冲着孙会计点了头,算是要了这两堆破烂儿。    破旧的被褥不好装车,三人又把刚刚装上车的衣服包卸了下来,费了好大的劲,才将两堆烂在一起的破被褥装在了车上。    见三人装的费劲,张股长还从仓库,拿了一小捆打包用的麻绳。    让三人转圈封了车,这才勉强将十包衣服,放在了马车上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