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5章 后备军出征 (第1/2页)
小昭在鹅州遭遇人蝗的事情发回来之后。 原林对其中一个细节感到困惑。 人蝗就算什么有机物质都吃,也不至于将城墙都啃塌了吧? 是为了攻城? 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城人都没有一个能逃掉的?人蝗的恐怖消息早就该蔓延开来了才对。 所以原林认为,人蝗抵达翁城时,翁城应该荒废了,能走的人都走了,不能走的可能都饿死了。 所以他让鹅州那边的人检查了这个细节。 情报返回时,让原林自己都吃了一惊,确实没有想到。 鹅州之所以别称饿州是有原因的。 数年一次的蝗灾,发源地是在辉州,但是它们从辉州一路过去,真正壮大,却是是鹅州。 所以每次鹅州就会成为重灾区。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经常闹饥荒的鹅州人民,自己想出了办法。 其中一种就是用糯米和其余粮食糠末,打成粉,反复捶打,然后晾晒烘干,并用同样原料混合其余材质进行粘合。 所以结论就是,翁城的城墙墙砖和粘合剂,都是可食用的。 这是古人的智慧,整座城,都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而且加工之后这种材料,无惧风吹日晒雨打,也不怕发霉和动物啃食。 因为它非常坚硬,外表还涂了一层没有任何食用价值的灰砂。 也只有人蝗这种大型的被真菌寄生生物,才能凭借蛮力破坏表层,啃食里面的可食用粉末。 这让原林想起了压缩饼干,这种古人智慧可以解决特种大队口粮的好些问题。 一就是携带,兵马粮草,若是大军出征,不带够粮草怎么行,但若是小股部队,又需要常年在人迹罕至的穷山峻岭间穿梭,带多少粮就是一个问题。 带多了拖慢小股部队的机动性,带少了,要走一个月的,走半个月没粮了,四周一片荒山或沙漠沼泽,吃什么? 有了这种古法压缩粮饼,每名士兵都可以从容携带一月口粮,而且野兽出没处,还可以打点牙祭。 二就是保存问题,带足够口粮其实还不算什么大问题,大不了就多背一点,但是怎么保存呢? 往往为了保存粮食,就需要准备和粮食同样多的存储方法。 古法粮饼则完全不用考虑,人家能以粮砖建城,就表示暴露在自然环境下,这些粮饼也可以轻松存储数年乃至数十年。 这对饥荒频发的地区来说,简直是完美的存储方法。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口感实在不好,有点嚼泥沙的感觉。 但是比起真正快要饿死的人来说,别说吃泥沙了,只要能活下去,吃什么都行。 想想人蝗吧,饥饿到极致的人,和人蝗的唯一区别,可能就在于他们还会说话。 又问了3号一些关于粮食杂交和各种环境下种植的不同反馈,原林转到7号的研究所。 百锻钢就是这里研发出来的,他们研究基础材料及应用。 原林此次来,就是检测在百锻钢的基础上,他们又研发出了哪些军事应用领域的新产品。 “根据您提供的思路和方向,脚蹬连弩我们已经设计出来并试射成功了,现在正在圣城找工匠批量生产,按十万大军的制式装配来要求的。” “现在产出多少?” “呃,因为匠人不足,只生产出合格产品三百多把,装填十发,为了节省体力,我们还设计了奔马张弦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